佚 文

作者:应劭撰 王利器校注
声音
相,拊也,所以辅相於乐 。奏乐 之时,先击 相。(御览五八四)
器案:礼记乐 记:「治乱以相,讯疾以雅。」郑玄注:「相即柎 也,亦以节乐 。柎 者,以韦为 衣,装之以糠,糠一名柎 ,因以名焉。今齐人或谓糠为 相。」孔颖达疏:「相即柎 也,所以辅助於乐 ,故谓柎 为 相。」孔疏即本之应 说。
雅,形如漆筩,有椎。礼云:「讯疾以雅」是也。(御览五八四)
击 壤,形如履,长三四寸,下僮以为 戏 。(路史后纪十)
壤,木为 之,前广后锐,长尺四寸,阔三寸,未戏 先侧 一壤於地,远三四十步,以手中壤击 之,故曰击壤 。(罗氏识遗九)
古琴歌曲有五,如鹿鸣、騶虞之类;操有十二,如將 归、拘幽、履霜、別鹤之类;引有九,如烈女、湘妃、霹灵、思归、走马之类;又有二十一章,如阳春弄、连珠弄之类。(类说三六)
九引:烈女(楚樊妃),伯妃(鲁伯妃),思归(卫女),霹雳(楚商梁),走马(樗里牧恭),箜篌(霍子高,即公无渡河),琴引(秦屠门高),楚引(楚龙丘子)。(合璧事类前五七、小学紺珠四)
清角、黄帝之琴,号钟、齐桓公琴,绕梁、楚庄王琴,绿綺、司马相如琴,焦尾、蔡邕琴,凤皇、赵飞燕琴。(天中记四二)
梧桐生於嶧阳山巖石之上,采东南孙枝以为 琴,声清雅。(事类赋二五、御览九五六、桐谱下器用篇又杂说篇、苏軾次韵和王巩诗施注、天中记五一)
十月谓之应 鍾何?应 者,应 也;鍾者,动 也;言万物应 阳而动 ,不藏也。(意林、御览二七、合璧事类前十四)器案:白虎通五行篇:「十月谓之应 鍾何?应 者,应 也;鍾者,动 也;言万物应 阳而动, 下藏也。」「下藏」,风俗通作「不藏」,疑「不」字是,谓时至十月,一阳復 生,故不藏也。
十二月律,谓之大吕 何?大者,太也;旅,拒也;言阳气 欲出,阴不许也。吕 之言拒也,旅拒难之也。(意林、御览二七)
器案:「旅抑」,原作「依即」,钱大昕、卢文弨俱疑「即」当作「抑」。器案:白虎通五行篇:「十二月律,谓之大吕 何?大者,大也;吕者 ,拒也;言阳气 欲出,阴不许也。吕 之为 言拒也,旅抑拒难之也。」字正作「旅抑」,今据 改正。
祀典
太山巖石松树 ,郁郁苍苍如云中。(文选赠白马王彪诗注、又刘 楨公讌诗注、又谢朓之宣城诗注)
器案:续汉书 祭祀志上注、通典礼典引应 劭汉官仪:「马第伯封禪仪记曰:『仰视巖石松树 ,郁郁苍苍,若在云中。』」
谨案:自郊貙膢,春秋饗射,天子射麑掩雉,献诸宗庙,扶阳发滯 ,养老致敬,化之至也。(御览三三)四夷(器案:苏颂记风俗通义存佚篇名及其次第,云「第八並篇名亦亡」,以今所辑佚文观之,即四夷也,今輒代擬之。)东方曰夷者,东方仁,好生,万物觝触地而出。夷者,觝也,其类有九:一曰玄菟,二曰乐 浪,三曰高驪,四曰满饰(一作蒲饰),五曰鳧臾,六曰索家,七曰东屠,八曰倭人,九曰天鄙。南方曰蛮者,君臣同川而浴,极为 简慢。蛮者,慢也,其类有八:一曰天竺,二曰垓首,三曰僬侥,四曰跂踵,五曰穿胸,六曰儋耳,七曰狗軹,八曰旁脊。西方曰戎者,斩 伐杀 生,不得其中。戎者,凶 也,其类有六:一曰侥夷,二曰戎夷,三曰老白,四曰耆羌,五曰鼻息,六曰天刚。北方曰狄者,父子叔嫂,同穴无別。狄者,辟也,其行邪辟,其类有五:一曰月支,二曰秽貊,三曰匈奴,四曰单 于,五曰白屋。(礼记王制疏、尔雅释地疏、罗氏识遗一0、郑樵尔雅注、通鑑三三注)
王制云:「东方曰夷,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万物柢地而出。」(后汉书 东夷传 文,注云:「见风俗通」)
羌乃三苗,姜姓之裔。(通鑑释文一0)
器案:同卷又引「裔」作「別」。
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故羌字从 羊人,因以为 号。无君臣上下,健者为 豪,不能相一,种別部分,强者陵弱,转相抄盗,男子战 死以为 吉,病终者谓之凶。(御览七九四)
诸羌种落炽 盛,大为 边害。(文选谢灵运\传 论注)
氐言抵冒贪饕,至死好利。乐 在山谿,本西南夷,別种号曰白马,孝武皇帝遣中郎將 郭昌等引兵征之,降服,以为 武都郡。(史记匈奴传 索隱、御览七九四、通鑑释文一0、又一三、纲目集览一八、又二0)
器案:史记索隱:「西接氐、羌,案风俗通云:『二氐,本西南夷种。』地理志云:『武都有白马氐。』」
貊者,谨案:春秋传 :「大貊、小貊。」貊,略也,云无礼法,不知送往劳 来 ,无宗庙粢盛,赋敛 轻薄也。(御览七八0)
胡者,谨案:汉书 :「山戎之別种也。」又胡者,互也,言其被发左衽,言语贄幣 ,事殊互也。殷时曰獯粥,改曰匈奴。(史记匈奴传 索隱、通鑑六注)
器案:水经河水注二:「应 劭曰:『反舌左衽,不与华同,须有译言乃通也。』」
楼 烦 ,故楼 烦 胡地也。(史记匈奴传 正义)器案:索隱引应 劭曰同。春秋传 曰:「狄本山戎之別种也,其后分居,号曰赤翟、白翟。」(史记晋世家正义)
器案:此据 会 注考证本。
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访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將 吴 將 军头者,购黄金千鎰,邑万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槃瓠,下令之后,槃瓠遂衔人头,造闕下。群臣怪而诊\之,乃吴 將 军首也。帝大喜,而计槃瓠不可妻之以女,又无封爵之道,议欲有报 ,而未知所宜。女闻之,以为帝 皇下令,不可违信,因请行;帝不得已,乃以女配槃瓠。槃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处险绝,人跡不至。於是女解去衣裳,为 仆鉴之结,著独力之衣。帝悲思之,遣使寻 求,輒遇风雨震晦,使者不得进。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槃瓠死后,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其母后归,以状 白帝,於是使迎诸子,衣裳斑兰,语言侏离,好入山壑,不乐 平旷 ;帝顺其意,赐以名山广泽 。其后滋蔓,号曰蛮夷,外痴內 黠,安土重旧,以先父有功,母帝之女,田作贾贩,无关梁符传 租税之赋,有邑君长,皆赐印綬,冠用獭皮,名渠曰精夫,相呼为 姎徒。(后汉书 南蛮传 文,注云:「此已上,並见风俗通。」)
器案:槃瓠神话,又见搜神记十四、水经沅水注、后汉书 南蛮传 注及御览八七五引魏略,荒诞不稽,可无录也。史通书 事篇曰:「范曄 博採 眾书 ,裁成汉典,观其所取,颇有奇工,至於方术篇及诸蛮夷传 ,乃录王乔 、左慈、廩君、槃瓠,言虽迂诞,事多诡越,可谓美玉之暇,白圭之玷,惜哉,无是可也。」哀牢夷者,其先有妇人名沙壹,居于牢山,尝捕鱼水中,触沈木,若有感,因怀 ?十月,产子男十人,后沈木化为 龙,出水上,沙壹忽闻龙语曰:「若为 我生子,今悉何在?」九子见龙惊走,独小子不能去,背龙而坐,龙因舐之。其母鸟语,谓背为 九,谓坐为 隆,因名子曰九隆。及后长大,诸兄以九隆能为 父所舐而黠,遂共推以为 王。后牢山下有一夫一妇,復 生十女子,九隆兄弟皆娶以为 妻。后渐相滋长,种人皆刻画其身,象龙文,衣皆著尾。(后汉书 西南夷传 文,注云:『自此以上,並见风俗通也。』)
器案:九隆神话,又见华阳国 志四南中志永昌郡、御览三六一引益部耆旧传 。巴有賨人,剽勇。高帝为 汉王时,閬中人范目说高祖募取賨人,定三秦,封目为 閬中慈鳧乡侯,並復 除目所发賨人卢、朴、沓、鄂、度、夕、袭七姓,不供租赋。閬中有渝水,賨人左右居,锐气 善舞,高祖乐 其猛锐,数 观其舞,后令乐 府习之。(文选蜀都赋注)
器案:华阳国 志一巴志:「汉高帝灭 秦,为 汉王,王巴、蜀。閬中人范目有恩信方略,知帝必定天下,说帝,为 募发賨民,要与共定秦。秦地既定,封目为 长安建章乡侯。帝將 討关东,賨民皆思归,帝嘉其功,而难伤 其意,遂听还巴,谓目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耳。』徙封閬中慈乡侯,目固辞,乃封渡沔县侯,故世谓亡秦范三侯也。目復 除民罗、朴、昝、鄂、度、夕、龚七姓,不供租赋。閬中有渝水,賨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劲 勇,初为 汉前锋陷阵,锐气喜 舞,高帝善之,曰:『此武王伐紂之歌也。』乃令乐人 习学之,今所谓巴渝舞也。」后汉书 南蛮传 载板楯七姓作罗、朴、督、鄂、度、夕、龚。罗、卢一声之转。文选注引孙盛蜀谱:「朴音浮。」三国 时有巴东太守朴胡。沓、昝、督三字,疑当从 昝为 是。袭、龚二字,或则以为 作「龚」者误也。汉书 礼乐 志:「巴俞鼓员三十六人。」师古曰:「巴,巴人也,俞,俞人也,当高祖初为 汉王,得巴、俞人,並趫捷善斗,与之定三秦,灭楚 ,因存其武乐 也。巴俞之乐 ,因此始也。巴即今之巴州,俞即今之渝州,各其本地。」槃瓠之后,输布一匹二丈,是谓賨布。廩君之巴氏,出幏 布八丈。(文选魏都赋注)
廩君乘土船,下至夷城,石岸曲,水亦曲,廩君望之如穴状 ,曰:「我既道穴中,又入此柰何。」石岸为 崩,广三丈余,陛级之。廩君行至上岸,上岸有平石,广长五丈,休其上投算,投算处皆有石,因立城其旁。(书 钞一五八)
器案:书 钞一六0引蜀录同。又御览三七引世本:「稟君名务 相,姓巴,与樊氏、暉氏、相氏,凡五姓俱出皆爭神,以土为 舡,雕文画之,而浮水中,其舡浮,因立为 君。它舡不能浮,独稟君舡浮,因立为 君。」秦始皇遣蒙恬筑长城,徒士犯罪,亡依鲜卑山,后遂?息;今皆髡头衣赭,亡徒之明效也。(书 钞四五、御览六四七)器案:论衡寒温 篇:「亡秦之路,赤衣比肩。」
古制(以下略本苏颂所列次第,就其可识別者而汇 辑之。)
周礼:「五党为 州。」州,畴也;畴,类也。州有长,使之相周足也,字从 重川。尧 遭洪水,居水中高土曰州。(类聚六、玉烛宝典一二、御览一五七、止观辅行传 弘决四之三、天中记一三)
周制:天子方千里,分为 百县,县有四郡。郡者,群也。故左氏传 曰:「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至秦始皇初,置三十六郡以监县,县,平也。(意林、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类聚六、御览一五七、天中记一三)
器案:此说与说文郡下、吕 氏春秋季夏纪、季冬纪高注合。左氏传 云云,见哀公二年。
周礼:「百里曰同。」所以奖王室,协风俗,总名为 县,县,●也,首也,从 系倒首,与县易偏矣。言当●静,平徭役也。(水经河水注二、御览一五七、玉海二0、天中记一三)
卢文弨曰:「案:『首也』疑当从 意林作『平也』,『●』与『平』,皆与『县』声相谐合,下方云『倒首』,上必不以首为 正释,且『从 系』亦当作『从 ●』,与说文自別。下云『●静平傜 役』,正申说●也平也之义,『首也』之训,殊无意理。」器案:「与县易偏」,今从 永乐 大典本水经注,天中记同,盖谓县之为 字,与首倒易其偏旁也。他本作「举首易偏」,非是。又案:司马法:「地方百里为 一同。」(左传 昭公二十三年注同)汉书 艺文志六艺略礼著录军礼司马法百五十五篇,今存者仅一卷,盖其残余耳。
周礼:「五家为 邻,四邻为 里。」春秋国 语:「五家为 轨,十轨为 里。」里者,止也,里有司,司五十家,共居止,春秋通其所也。(续汉书百 官志五注、广韵六止、御览一五七、希麟续一切经音义一、又三、事文类聚续四、群书 通要甲一0、天中记一六)
器案:「春秋通其所也」,宋本后汉书 「春秋」作「旧欣」。引春秋国 语者,齐语文也。又案:汉书 异姓诸侯王表注引应 劭说閭阎,疑风俗通亦当有此文,文云:「周礼:『二十五家为 閭阎。』音簷。门閭外旋下廕谓之步簷也。」
国 家制度,大率十里一乡。(续汉书 百官志五注)
谨案:春秋国 语:「疆有寓望。」谓今之亭也,民所安定也。亭有楼 ,从 高省,丁声也。汉家因秦,大率十里一亭,亭,留也,今县有亭长。又语有亭待,盖行旅宿食所馆也。亭亦平也,民有爭讼,吏留平处,勿失其正也。亭吏旧名负弩,改为 亭长,亭长者,一亭之长率也。陈、楚、宋、魏谓之亭父,齐谓之师。(原本玉篇高部、汉书 高纪上注、续汉书 百官志五注、书钞七九、御览一九四、营造法式总释上、职官分纪四二、大事记解题三、玉海一七五、天中记一四)
器案:「平处」一作「辨处」,今从 原本玉篇。平、辨古通,尚书 尧 典:「平秩东作。」史记五帝本纪索隱引尚书 大传 作「辩秩东作」,即其证。「疆有寓望」,见国 语周语中,韦注:「境界之上,有寄寓之舍,候望之人。」说文高部:「亭,民所安定也。亭有楼 。从 高省,丁声。」此用说文义。方言三:「楚、东海之间,亭父谓之亭公,卒谓之弩父。」注:「主儋幔弩导 幨 ,因名。」汉书 高纪上注引应 劭曰:「旧时,亭有两 卒:一为 亭父,掌开闭扫 除;一为 求盗,掌逐捕盗贼\。」后汉书 陈忠传 注引谢承后汉书 :「施延,家贫母老,周流佣 赁,……后到吴 郡海盐,取卒月直,赁作半路亭父,以养其母。是时,吴 、会 未分,山阴冯敷为 督邮,到县,延持?往,敷知其贤者云云。」与应 氏所言「亭父掌开闭扫 除」合,是亭父乃赁作。楚、东海之间,亭卒谓之弩父,盖即求盗,俱以父名,其义一也。风俗通谓「陈、楚、宋、魏谓之亭父」,「父」字恐讹。
中人城北四十里有左人亭,鲜虞故邑。(御览一六一)
器案:水经滱水注引应 劭曰:「左人城,在唐县西北四十里。」
光武中兴以来 ,五曹詔书 ,题乡亭壁,岁补正,多有闕误。永建中,兗 州刺史过翔,笺撰卷別,改著板上,一劳 而久逸。(御览五九三)
拾补曰:「『过翔』,广韵八戈作『过栩』。」
器案:汉时詔令皆奏可施行,成帝初置尚书 员五人掌之,故谓之五曹詔书 ,见后汉书 应劭 传 。
杀 青书 可缮写。谨案:刘 向別录曰:「杀 青者,直治青竹作简书 之耳。」新竹有汗,善朽蠹,凡作简者,皆於火上炙干之,陈、楚之间谓之汗,汗者,去其汗也。吴 、越曰杀 ,杀 亦治也。刘 向为 孝成皇帝典校书 籍,二十余年,皆先书 竹,为 易刊定,可缮写者,以上素也。由是言之:杀 青者竹,斯为 明矣。今东观书 ,竹素也。(书 钞一0四、初学记二八、文选张景阳杂诗注、又刘 孝標 重奏刘 秣陵沼书 注、事类赋二四、御览六0六、九六二、王荆文公诗注三三、黄山谷谢郑閎中惠高丽画扇诗任注)
案:刘 向別录义曰:「周宣王太史作大篆也。」(文选魏都赋六臣本注)案:刘 向別录:「讎校,一人读书 ,校其上下,得谬误为 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 ,若怨家相对 为 讎。」(文选魏都赋注、慧琳一切经音义七七)
拾补曰:「『怨』同『冤』。」
姓氏(案四库 全书 风俗通义有附录一卷,乃从 永乐 大典「通」字韵中所载马总意林节本姓氏篇裒集而成者。嗣后,朱筠、钱大昕、卢文弨、严 可均、张澍、顾櫰 三、姚东升、徐友兰、陈汉章、王仁俊,俱有辑补,而张澍併 为 之注焉;则应 书 此篇虽亡,经后人之鉤沉辑佚,庶几 可復 旧观矣。然诸家俱以四声为 次,固非应 氏之旧,虽失本真,此亦无可如何者,吾亦时且从 眾焉。至其自相牴 牾之处,亦颇为 之是正,夫岂故为 薄古哉,亦將 以之信今云耳。篇名旧引多歧出,今从 苏颂所见,定为 姓氏,盖汉人亦习称姓某氏云。)
万类之中,惟人为 贵。春秋左氏传 :「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公羊讥卫灭 邢,论语贬昭公娶於吴 ,讳同姓也。盖姓有九:或氏於号,或氏於謚,或氏於爵,或氏於国 ,或氏於官,或氏於字,或氏於居,或氏於事,或氏於职。以号,唐、虞、夏、殷也;以謚,戴、武、宣,穆也;以爵,王、公、侯、伯也;以国 ,齐(一作「曹」)、鲁、宋、卫也;以官,司马、司徒、司寇、司空、司城也;以字,伯、仲、叔、季也;以居,城、郭、园、池也;以事,巫、卜、陶、匠也;以职,三乌、 五鹿、青牛、白马也。(北史高构传、 姓纂二十三元、御览三六二、广韵五支、十虞、十二齐、六豪、十四清、十姥、一送、十九代、四十一漾、一屋、姓解一、三、古今姓氏书 辨证五支、十二齐、通志氏族略、古今源流至论后七、困学纪闻二0、小学紺珠七、急就篇补注二、姓氏急就篇上、通鑑注一、五、二二九)
器案:广韵十二齐、姓解三、古今源流至论后七俱引作风俗通氏姓篇序。春秋左氏传 :「官有世功云云。」见隱公八年。春秋公羊传 僖公二十五年:「春王正月丙午,卫侯燬灭 邢。卫侯燬何以名?绝。曷为 绝之?灭 同姓也。」又哀公十二年:「夏五月甲辰,孟子卒。孟子者何?昭公之夫人也。其称孟子何?讳娶同姓,盖吴 女也。」论语述而篇:「陈司败 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 为 同姓,谓之吴 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齐、鲁、宋、卫四族,齐为 之长。(姓解三)
张、王、李、赵,黄帝赐姓也。(姓解三)
器案:广韵十阳引作:「风俗传: 『张、王、李、赵,黄帝赐姓也。』」东方氏,伏羲之后,帝出於震,位主东方,子孙因以为 氏焉。(姓纂一、通志氏族略、能改斋漫录五、辨误录下、类稿五七、路史后纪一、五、合璧事类续三0、通鑑注一七)平原厌次,汉太中大夫东方朔。(能改斋漫录五)
东郭氏,东郭牙,齐大夫,咸阳,其后也。(史记平准 书 索隱)
东陵氏,东陵侯邵平,子孙氏焉。(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辨证二)
东关氏,晋东关嬖五之后,汉有將 军北亭侯东关义。(古今姓氏书 辨证二)僮氏,汉有交阯刺史僮尹。(广韵一东、姓解一、姓氏急就篇上、通鑑注六二、卮林四)
铜鞮氏,晋铜鞮伯华之后。铜鞮,晋之別邑也。(通志氏族略)中氏,汉有少府卿中京。(广韵一东、姓解一、姓氏急就篇上、卮林四)中行氏,穆子后。(路史后纪九下)
中垒 氏,刘 向为 中垒 校尉,支孙以官为 氏。(姓纂一、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辨证二)
冲氏,汉有博士冲和。(姓解一、古今姓氏书 辨证一)
终古氏,桀內 史终古,后氏焉。(姓纂一、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辨证二)
器案:吕 氏春秋先识篇:「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 执 而泣之,夏桀迷惑,暴乱愈甚,太史令终古乃出奔如商。」淮南氾 论篇:「夏之將 亡,太史令终古先奔於商,三年而桀乃亡。」此应 氏所本,通志讹为 「紂內 史」,钱大昕以下诸家悉据 之,而不知是正,所谓以讹传 讹也。
鍾离氏,鍾离,子国 ,在九江,盖其后徙于此,吴 灭 之。(路史国 名纪二)
嵩氏,汉有嵩极玄子。(古今姓氏书 辨证一)
弓氏,鲁大夫叔弓之后,汉有光禄勋 弓祉。(姓解二、卮林四)
熊氏,黄帝有熊氏之后也。(姓解二)
公旗氏。(古今姓氏书 辨证二引姓源韵谱)
公文氏,卫有公文要。(姓解三)
公叔氏,卫大夫公叔文子。(姓解三)
公乘氏,鲁有公乘子皮,见列女传 。(晋书 音义六、姓源韵谱)
公宾氏,鲁大夫公宾庚之后。(后汉书 刘 玄传 注、姓氏急就篇下、通鑑注汉纪三一)公族氏,晋成公立嫡子为 公族大夫,韩无忌号公族穆子,见左氏传 。(后汉书 党錮传 注、姓氏急就篇下)公玉氏,齐湣 王臣有公玉冉,其后也。(史记封禪书 索隱、武纪索隱)
器案:吕 氏春秋审己篇、正名篇、过理篇及新序杂事五,俱作公玉丹,此作「冉」,疑误。战 国 策燕策上作公玉曰,「曰」亦是误字。功氏,晋大司功景子之后,晋有功景。(姓解一、古今姓氏书 辨证一、类稿二、姓氏急就篇上)
蒙氏,东蒙主,以蒙山为 氏,秦有將 军蒙驁,驁生武,武生恬,皆仕秦。(姓纂一、通志氏族略、类稿二、合璧事类续二四、通鑑注四、彊识略三三)
农氏,神农之后。(广韵二冬、姓氏急就篇上、韵会 二冬)龙丘氏,吴 郡,汉时博士龙丘长。(姓纂一、通志氏族略、姓氏急就篇下)
器案:「博士」通志作「高士」,广韵十一尤云:「汉有吴 人龙丘萇,隱居不屈。」寻后 汉书 循吏任延传 :「吴 有龙丘萇者,隱居太末,志不降辱,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掾吏白请召之,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都尉埽洒 其门,犹惧 辱焉,召之不可。』遣功曹奉謁,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於道,积一岁,萇乃乘輦诣府门,愿得先死备 录。延辞让再三,遂署议曹祭酒。萇寻 病卒。」据 此,则「博士」当作「高士」。雍氏,周文王第十二子也,雍伯之后,以国 为 姓,今或音雍州之雍,郑大夫有雍纠,楚有雍子,齐有雍廩,宋有雍鉏,汉什邡侯雍齿,沛人也。(通志氏族略、类稿二、急就篇补注一、合璧事类续二五、通鑑注八)
重氏,顓頊重黎之后,少昊时,重为 南正,司天之事,黎为 北正,司地之事。(姓纂一、通志氏族略、类稿二)
移氏,齐公子雍,食采於移,其后氏焉,汉有弘农太守移良。(后汉书 杨 震传 注、广韵五支、姓解二、容斋五笔一、古今姓氏书 辨证三、路史后纪四、又国 名纪四、姓氏急就篇上、通鑑注汉纪四二)器案:移良见杨 震传 。为 氏,汉有南郡太守为 昆。(广韵五支、容斋五笔一、姓氏急就篇上)
隨氏,隨侯之后,汉有博士隨何,又有右扶风隨蕃。(广韵五支、急就篇补注一)岐氏,岐伯,黄帝师。(类稿四引风俗传 )
羲氏,尧 卿羲仲之后。(广韵五支、姓解二、姓氏急就篇上)
戏 阳氏,卫有戏 阳速。(姓解二)皮氏,周卿士樊仲皮之后,汉有皮尚,又有皮延至孝,后汉有諫议大夫皮究。(姓纂二、类稿三、祕笈新书 別二、合璧事类续一六、翰苑新书后 六、彊识略三三)
离氏,离娄 ,孟子门人,汉有中庶子离常之。(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辨证三、类稿四)
訾氏,帝嚳 妃,訾娵 氏女,汉有楼 虚侯訾顺。(通志氏族略、类稿四、合璧事类续二七、急就篇补注二、彊识略三三)
器案:楼 虚侯訾顺,见汉书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卑氏,郑大夫卑諶之后,汉有北平太守卑躬,议郎卑整。(后汉书 皇后纪下注、容斋五笔一、古今姓氏书 辨证三、姓氏急就篇上)器案:卑諶,汉书 古今人表同,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论语宪问篇作裨諶。广韵五支引胡太傅碑有太傅椽雁门卑整,今本蔡邕集误作毕整,后汉书 皇后纪下有议郎卑整,即其人也。
裨氏,郑有裨灶明天文。(姓解二)
器案:裨灶见左传 昭公十七年、十八年。
差氏,人姓。(急就篇补注二)
池氏,汉有中牟令池瑗。(广韵五支、姓氏急就篇上、卮林四)
夷维氏,故莱,夷维邑也,盖因邑为 姓。(史记鲁仲连传 正义引应 劭)
师氏,师,乐 人,瞽者之称,晋有师旷 ,鲁有师乙,郑有师悝、师触、师蠲、师成,又师服,晋大夫也。汉有东海师中作雅琴师氏八篇。(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辨证三、类稿四、合璧事类续二七、彊识略三三)
器案:汉书 艺文志六艺略乐 类:「雅琴师氏八篇。」本注:「名中,东海人,传 言师旷后 。」书 钞一0九引別录:「师氏雅琴者,名忠,东海下邳人,传 云言师旷 之后,至今邳俗犹多好琴也。」
师尹氏,师尹,三公官也,以官为 姓。(诗经小雅节南山正义)
鴟夷氏,本范蠡也,后人以为 氏。(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辨证三)
资氏,资成,陈留人。(姓纂二、通志氏族略、类稿四)
尸氏,其先封於尸乡,故为 尸氏,齐相有尸臣。(通志氏族略、类稿四、姓氏急就篇上)
伊氏,汉有议郎伊推,又伊嘉为 雁门都尉,石显党。(姓纂二、类稿四)
器案:伊推见汉书 儒林瑕丘江公传 ,伊嘉见佞幸石显传 。纍氏,纍祖之后,晋七舆大夫纍虎,里克、丕豹之党。(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辨证三、类稿四)
器案:类稿「虎」作「彪」。
邳氏,奚仲为 夏车正,自薛封邳,其后以为 氏焉,后汉二十八將 有卫尉信都邳彤。(广韵六脂、姓解一、通志氏族略、类稿四、姓氏急就篇上、通鑑注汉纪三一)
器案:水经泗水注引应 劭曰:「邳在薛。」又曰:「奚仲自薛徙居之,故曰下邳也。」
司鸿氏,古有司鸿苟,著书 ,汉中大夫司鸿仪,諫议大夫司鸿荀。(通志氏族略、姓解三、古今姓氏书 辨证四)
司功氏。(通志氏族略)司马氏。(通志氏族略)司寇氏,苏忿生为 武王司寇,后以官为 氏,礼记司寇惠子,鲁大夫。(姓纂二、广韵五十候、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辨证四)
期氏,楚大夫居期思城,因以为 姓。(古今姓氏书 辨证四、类稿四、姓氏急就篇上)期思氏,古有期思国 ,国 人以为 氏。(广韵七之、姓解一、古今姓氏书 辨证四)
旗氏,齐卿公孙灶,惠公孙也,生欒 施,字子旗,子孙以王父字为 氏,后汉有旗流甘,九江太守旗光。(通志氏族略、姓解三、类稿四、卮林四)
旗思氏,楚大夫居旗思城,因以为 氏。(姓纂二)器案:此即前期思氏之误。綦毋氏,汉有廷尉綦毋参 ;晋大夫綦毋张,战 国策 綦毋子与公孙龙爭辩。(姓纂二、通志氏族略、姓解三)
器案:綦毋参 见后汉书 班勇传
?丘氏,勇士?丘訢。(姓解二)
飞廉氏,飞廉国 ,秦所灭 ,因氏焉,汉书 光禄大夫飞廉安国 。(姓纂二)
器案:汉书 无文,「书 」疑当作「有」。
非氏,非子伯益之后。(广韵八微、姓纂四、姓解三)
器案:汉书 河渠志有大司农非调。
肥氏,汉有肥韶、英布將 肥銖,又仁恕掾肥亲。(姓纂二、通志氏族略「銖」作「赫」)
孙詒榖曰:「『肥赫』即下条之『賁赫』。」
器案:孙说是。史记黥布传 :「中大夫賁赫。」集解、索隱並云:「賁音肥。」汉书 黥布传 师古注同,姓纂「赫」作「銖」,误。
賁氏,秦非子之后,汉有賁赫,礼有县賁父。(晋书 音义六九、通志氏族略、通鑑注一一)
器案:县賁父见礼记檀弓上。
威氏,齐威王之后,以田氏始王,故其后以为 氏。(广韵八微、通志氏族略、姓解二、姓氏急就篇上)
威王氏,汉有中郎威王弼,出自楚威王后。(广韵八微、十阳、通志氏族略、姓解二、姓氏急就篇下)几 氏,宋大夫仲几 之后,以王父字为 氏。(姓纂二)
鱼氏,宋桓公子目夷,字子鱼,贤而有谋\,子孙以王父字为 氏,汉有长安富人鱼翁俶也。(广韵九鱼、姓纂二、通志氏族略、姓解二、通鑑释文二一、二四、通鑑注晋纪二0、纲目集览四一)
器案:长安富贾鱼翁叔,见汉书张汤 传 。
鱼孙氏,宋大夫鱼石奔楚,在国 者因氏焉。(姓纂二、路史后纪一0)
舒氏,舒子之后,以国 为 姓。(姓纂二、类稿八、合璧事类续一八)
渠丘氏,莒有渠丘公,因氏焉。(姓纂二、路史国 名纪二)器案:渠丘公见左传 成公八年,路史「莒」作「鲁」,误。
余氏,秦由余之后,以国 为 姓,代居歙州。(广韵九鱼、姓纂三、通志氏族略、通鑑释文二七、类稿六、合璧事类续一六、翰苑新书 后六、祕笈新书 別二、姓氏急就篇上、通鑑注唐纪七三)
器案:姓纂新安望下引此,祕笈新书 「歙」作「陕」,疑误。
夫余氏,吴 公子夫概奔楚,余子在吴 者,以夫余为 氏。(广韵九鱼、姓纂二、姓解三、通志氏族略)
沮氏,黄帝时史官沮诵之后。(后汉书 献纪注、通鑑释文七)
樗里氏,琴引有樗里牧恭。(姓氏急就篇上)
於陵氏,陈仲子,齐世家也,辞爵灌园,居于於陵,因氏焉,汉有议郎於陵钦。(姓纂二、姓解三、齐乘四、通志氏族略、急就篇补注二)
诸氏,汉有雒阳令诸於。(广韵九鱼、容斋五笔一)
器案:南唐书 :「诸祐,蘄州独木人。」注:「诸音查。」
诸葛氏,葛婴 为 陈涉將 军,有功非罪而诛,孝文帝追录封其孙诸县侯,因并氏焉。(三国 志吴 书 诸葛瑾传 注、广韵九鱼、姓纂二、通志氏族略、通鑑释文一二、姓解一、类稿五六、合璧事类续三0、祕笈新书 別三、姓氏急就篇下、通鑑注汉纪二0)
储 氏,齐大夫储 子之后也。(后汉书 鲍永传 注)
屠氏,汉末有屠景先,河东人也。(姓纂三、类稿五、通志氏族略)
屠门氏,秦屠门高。(姓氏急就篇下)
虞氏,凡氏之兴九事,一氏於号,唐、虞、夏、殷是也。(广韵十虞)
虞丘氏,晋有虞丘书 为 乘马御。(姓解二)
器案:虞丘书 见左传 襄公十六年。
騶氏,越王句践之后。(姓解二)
毋车氏,乐 安毋车伯奇,为 下邳相,有主簿步邵南,时人称毋车府君步主簿。(广韵十虞、姓解三)巫氏,凡氏於事,巫、卜、匠、陶也,殷有巫咸、巫贤,汉有冀州刺史巫捷,又有巫都著养性经也。(广韵十虞、姓纂二、通志氏族略、类稿八、合璧事类续二三、卮林四)
瞿氏,汉有南阳太守瞿茂。(姓解三、姓氏急就篇下、卮林四)
须氏,太昊风姓之后,有须句国 ,又殷有密须,並以国 为 氏,魏有须贾,汉有平陆侯须无,绍封传 四代。(姓纂二、广韵十虞、一切经音义九、姓解一、类稿八、合璧事类续一八、姓氏急就篇上、通鑑注周纪五)
须卜氏,匈奴贵姓有须卜氏。(纲目集览七)器案:汉书 匈奴传 下、王莽传 下有右骨都侯须卜当。区氏,欧冶子之后,转为 区氏,又音欧,吴 有区景,长沙人,官至苍梧太守。(类稿八)
案:广韵十虞区下云:「后汉末有长沙区景。」
蒲氏,汉有詹事蒲昌,又有蒲遵。(姓纂三、广韵十一模、姓解二、通志氏族略、类稿七、合璧事类续二四、通鑑注二九一)
器案:东观汉纪马援传 :「受齐诗,师事潁川蒲昌,昌受诗於匡衡。」字作「蒲」,与此同;而汉书 则作满昌,字君都,潁川人,詹事,见沟洫 志、韦玄成传 、王嘉传 、王莽传 中,满、蒲二字,形近易误,如「州满」一作「州蒲」,即其明证。胡毋氏,本陈胡公之后也,公子完奔齐,齐宣王母弟,別封毋乡,远本胡公,近取毋邑,故曰胡毋氏也。(后汉书 献纪注、通鑑释文七、通鑑注汉纪四八、纲目集览一七)
壶 氏,汉有諫议大夫壶 遂。(广韵十一模)
器案:壶 遂见汉书 律歷志、韩安国 传 及司马迁传 。
徒人氏,齐有徒人费。(姓解一)
屠氏,汉末有屠景先。(姓纂三、类稿五、合璧事类续二四)
屠门氏,秦有屠门高。(姓氏急就篇下)涂氏,涂山氏之后,汉有諫议大夫涂惲 ,治尚书。 (后汉书 贾逵传 注、广韵十一模、通志氏族略、类稿八、玉海三七、姓氏急就篇上、卮林四)
器案:涂惲 ,字子真,平陵人,受尚书 ,见汉书 儒林张山拊传 ,类纂作「汉有諫议大夫涂禪,又涂子真治尚书 」,既误「惲 」为 「禪」,又误分为 二人,不可据 。
齐氏,氏於国 。(古今姓氏书 辩证十二齐)
器案:並详篇首序。
黎氏,九黎之后,尚书 :「西伯戡黎。」亦见毛诗,左传 齐大夫黎弥、黎且,字亦作犁。(姓纂三、通志氏族略、类稿八、合璧事类续二四)
器案:左传 定公九年作犁弥。
鞮氏,晋铜鞮伯华之后也。(姓纂三、通志氏族略、类稿八)
稽氏,稽黄,秦贤人也。(姓纂三、通志氏族略、类稿八)西乡氏,宋大夫西乡错之后,尸子有隱者西乡曹。(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辩证四、路史后纪十)洼氏,汉有大鸿臚洼丹。洼音圭。(后汉书 儒林传 注、广韵十二齐)
枚氏,六国 有贤人枚被。(通鑑注一七)
裴氏,伯益之后。(后汉书 桓纪注)案:姓解三引作「非氏,有非子者,伯益之后也」。
哀氏,鲁哀公之后,因謚以为 姓,汉有哀章。(后汉书 刘 玄传 注、古今姓氏书 辩证六、类稿十、路史后纪十、姓氏急就篇下)
台氏,金天氏裔孙曰台駘,其后氏焉,汉有侍中台崇。(后汉书 献纪注、姓氏急就篇上)
器案:台崇即见献纪。来 氏,楚有来 英,汉功臣表:『軑侯来 苍。』(通志氏族略、类稿九)
器案:软侯黎苍有作来 苍者,此亦其证。
真氏,汉有太尉长史真祐。(姓纂三、广韵十七真、通志氏族略、姓解三、类稿一二、卮林四)
器案:姓纂作真俗,疑误。
新垣氏,魏將 新垣衍,毕公高之后,汉书 文帝时,新垣平善望气 。(通志氏族略)
神氏,神农之后,汉有骑都尉神曜。(姓纂三、广韵十七真、类稿一一、路史后纪四、姓氏急就篇上、卮林四)
申公氏,申公巫臣之后,汉太子傅申公。(姓解三、古今姓氏书 辩证六)
申徒氏,本申屠氏,隨音改为 申徒,尸子:「申徒狄,夏贤人也,汤 以天下授之,耻以不义闻,己自投於河。」庄子:「申徒嘉,兀者,郑人也。」汉有西屏將 军申徒建。胜 屠,即申徒也。(史记酷吏传 索隱、姓纂三、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辩证六、急就篇补注二)
器案:申屠建更始西屏將 军,见汉书 游侠原涉传 、王莽传 下,后汉书 刘 玄传 ,「西屏」或作「西平」,非是。
秦氏,氏於国 。(古今姓氏书 辩证十二齐)
频氏,汉有酒泉太守频畅 。(姓纂三、广韵十七真、姓解一、通志氏族略、容斋五笔一、姓氏急就篇上)
器案:姓解云:「一云名暘 。」
淳于氏,春秋时小国 也,桓五年不復 其国 ,一号州淳于公,子孙以国 为 氏。(姓纂三、通志氏族略、通鑑释文一七、类稿五六)器案:汉书 地理志:「北海郡淳于。」注:「应 劭曰:『春秋州公如曹。左传 曰:淳于公如曹。』臣瓚曰:『州,国 名也,淳于,公国 之所都。』」左传 见桓公五年。
伦氏,黄帝乐 人伶伦氏之后。(广韵十八谆、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辩证六、类稿一一、姓氏急就篇上)
春氏,楚相黄歇号春申君,子孙氏焉。(姓纂三、通志氏族略、类稿一一)
钧氏,楚大夫元钧之后,汉有御史钧喜。(姓纂三、广韵十八谆、通志氏族略、类稿一一、姓氏急就篇上、卮林四)
器案:广韵作「侍中钧喜」。文氏,周文王支庶,以謚为 氏,越大夫文种。(姓纂三、通志氏族略、类稿一二、合璧事类续二七、翰苑新书 后六、秘笈新书 別二)
闻人氏,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其后遂以闻人为氏 ,汉有太子舍人闻人通汉、沛人,治后氏礼。(后汉书 灵纪注、通志氏族略、姓解一、类稿五七、合璧事类续三0、通鑑注汉纪四八、通鑑纲目集览二二、二八)器案:闻人通汉字子方,见汉书儒 林孟卿传 ,类稿作「闻人通」,脱「汉」字。
芸氏,晋大夫芸贤,见战 国 策。(姓纂三、类稿一二)器案:类稿作芸质。
云氏,祝融之后。(姓纂三、类稿一二)
芬氏,晋大夫芬贤。(通志氏族略)顾櫰 三曰:「疑『芸贤』之偽 。」案:广韵二十文芸下无文,芬下云:「又姓,战 国 策晋有大夫芬质。」则未必「芬」误而「芸」是也。
殷氏,氏於号,唐、虞、夏、殷是也。(急就章补注二)勤氏,鲁有大夫勤成。(通志氏族略、姓解一、古今姓氏书 辩证七、姓氏急就篇下)
元氏,魏武侯公子元食邑於此,因而遂氏焉。(汉书 地理志魏郡元城注引应 劭)
器案:姓纂四:「元氏,左传 卫大夫元咺之后,其先食采於元,因氏焉。」说与此异。
垣氏,垣,秦邑,因以为 氏,秦始皇有將 垣齮,汉有西河太守垣恭。(后汉书 公孙述传注 、古今姓氏书 辩证七、姓氏急就篇下、卮林四)
钱大昕曰:「今本史记作『桓齮』。」
园氏,姓於所居,城、郭、园、池是也。(姓纂四、类稿一四、姓氏急就篇上)郑穆公之子圈,其后为 姓,至秦博士逃难,乃改为 园。(齐东野语五)
轩氏,轩辕之后,汉有諫议大夫轩和。(姓纂四、通志氏族略、类稿一四)
轩辕氏,轩辕,即黄帝也,姓公孙,或言姓姬。(通志氏族略)
器案:张澍据 路史收入轩丘氏。寻 路史国 名纪三:「轩丘,楚文庶子采邑。」不言出风俗通。汉书 梁孝王传 有轩丘豹。
孙阳氏,秦穆公时孙阳伯乐 善相马,汉有侍御史孙阳敖。(古今姓氏书 辩证七)
器案:姓纂四引风俗通孙阳氏一条,文大误,说详后櫟 阳氏条。
尊氏,太昊诸侯尊卢氏之后。(广韵二十三魂、姓解三、路史前纪八、姓氏急就篇上)
尊卢氏,太昊之世侯者。(路史前纪八)
屯氏,汉有常山太守屯莫如。(急就篇补注二、困学纪闻一二、卮林四)
困学纪闻曰:「儒林传 『毛莫如少路』,宋景文公引萧该音义:『案风俗通姓氏篇。混沌氏,太昊之良佐,汉有屯莫如,为 常山太守。』案此莫如姓非毛,应 作屯,音徒本反。愚案:沟 洫志云:『自塞宣房后,河復 北决於馆陶,分为 屯氏河。』顏师古注:『屯音大门反。而隋室分析州县,误以为 毛氏河,乃置毛州,失之甚矣。』以此语之,则屯、毛之相混久矣。屯之为 氏,於此可考。广韵云:『后蜀录有法部尚书 屯度。』」案:汉书 杜钦传 :「幸赖陛下至明,遣使者毛莫如先考验,卒得其奸 。」李寻 传 :「光录勋 平当、光禄大夫毛莫如与御史中丞、廷尉杂治。」儒林施讎传 :「鲁伯授太山毛莫如少府,……莫如至常山太守。」字皆误作「毛」,自宋祁以来 ,多有质言其误者矣。
盆成氏,盆成括仕齐,孟軻知其必死,其子逃难,改氏成焉。(广韵二十三魂、姓解三、古今姓氏书 辩证七)
賁氏,鲁有賁浦。(通志氏族略、类稿一四、合璧事类续二一、通鑑注汉纪四)
根牟氏,根牟子,六国 时贤者,著书 七篇。(广韵二十四痕、姓解二、古今姓氏书 辩证七、类稿一四、姓氏急就篇下)陆璣草木虫鱼疏:「孔子刪诗授卜商,商为 之序,以授鲁人曾申,申授魏人李克,克授鲁人孟仲子,仲子授根牟子,根牟子授赵人荀卿,荀卿授鲁国 毛亨,毛亨作训詁传 ,以授赵国 毛萇,时人谓亨为 大毛公,萇为 小毛公。」
恩氏,陈大夫成仲不恩之后。(广韵二十四痕、姓解一、古今姓氏书 辩证七、类稿一四、姓氏急就篇上)
韩氏,韩之先出於唐叔虞,曲沃桓叔之子万食邑於韩原,因以为 氏。(姓解三)
邯郸氏,因国 为 姓,汉有卫尉邯郸义。(广韵二十五寒、姓解一、路史国 名纪二、通鑑注六一)
丹氏,晋有大夫丹木。(广韵二十五寒、姓解三、姓氏急就篇上)
安氏,汉有安成为 太守。(姓纂四、广韵二十五寒、通志氏族略、类稿一六、合璧事类续一五、姓氏急就篇上)
器案:姓纂、类稿俱无「为 太守」三字。汉书 艺文志诸子略小说家:「待詔臣安成未央术一篇。」应 劭注:「道家也,好养生事,为 未央之术。」当即其人。
莞苏,楚大夫,见吕 氏春秋,汉有莞路,为 御史中丞。(宋景文公笔记中、急就篇补注一)卢文弨曰:「莞路,见汉书 儒林顏安乐 传 中,宋所见本是艸下完,故引为 证。萧该音丸,又音官,与师古云『亦管字』异。但吕 氏春秋长见篇作『莧譆』,莧或莞字之误歟?莞苏,见新序一,作莞苏。」陈汉章曰:「案新序杂事一正本吕 氏春秋,莧、莞字古通,非字之误。周易夬 :『九五,莧陆。』释文:『莧字一作莞。』集解引虞翻注:『莧,说也,读夫子莧尔而笑之莧。』论语阳货篇:『夫子莞尔而笑。』释文作莧,云:『本今作莞。』说文艸部有莧有莞,又部首莧字云:『山羊细角者,从 苜,从 兔足。』唐韵:『胡官切。』与莞字同纽,据 萧该所引应 劭所见吕 氏春秋古字,与刘 向所见同,故称莞苏为 莞氏祖。张氏刪之,非也。」器案:说苑君道篇作「莞饶」,潜夫论慎微篇作「管苏」,后汉书 宦者传 论:「勃貂、莞苏,有功於楚、晋。」以莞苏为 宦者,未详所本。
冠氏,古贤者鶡冠子之后。(广韵二十六桓、通志氏族略、类稿一五、姓氏急就篇上)
瞒氏,荆蛮之后,本姓蛮,其枝裔隨音变改为 瞒氏。(广韵二十六桓、古今姓氏书 辩证八、类稿一五、路史后纪六、姓氏急就篇下、通鑑注三四)
关氏,关令尹喜之后,汉长水校尉关並。(广韵二十七刪、通志氏族略、姓解一、古今姓氏书 辩证八、类稿一六、合璧事类续二八、通鑑注三六、彊识录三三)器案:关並,姓解作「关阳」,寻 汉书 沟 洫志:「长水校尉平陵关並。」师古曰:「桓谭新论云:『並字子阳。』」姓解作「关阳」,误。
班氏,楚令尹斗班之后。(广韵二十七刪、希麟续一切经音义一0、姓解二)?氏,汉有南郡太守?秘。(卮林四)
山氏,古烈山氏之后,晋大夫山祈,汉有武都太守山昱。(姓纂四、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辩证八、类稿一六、路史后纪四、合璧事类续二三、排韵氏族大全二、姓氏急就篇下、彊识略三三)
器案:益州刺史山昱,见后汉书桓 纪延熹四年及南蛮西南夷莋都夷传 。
千氏,汉有蜀郡都尉千献。(姓解三、姓氏急就篇上、卮林四)
弦氏,弦子后,左传 郑有商人弦高。(广韵一先、礼部韵略条式、姓氏急就篇上)
田氏,陈敬仲始食采地於田,由是改姓田氏。(史记陈敬仲完世家集解、索隱引应 劭)
渊氏,齐大夫渊湫。(姓解一)
玄氏,玄都,古诸侯国 也,子孙以国 为 氏焉。(通志氏族略、类稿一七、通鑑注晋纪二二)
县氏,县成父,孔子门人,见史记,汉有甘陵相县芝。(通志氏族略、类稿四五)
器案: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县成,字子祺。」正义:「县音玄。」广韵二十三霰:「县,又姓,孔子弟子县单 父。」类稿从 之,列入去声,今从 正义音,「成」广韵作「单 」,亦非。
鲜氏,武王封其子於朝鲜,其子食采於朝鲜,因氏焉。(后汉书 第五伦传 注)
钱氏,黄帝之后,有为 文王师者,封为 钱府官,后以为 氏。(姓解三)
?氏,吴 人也。(姓解三)
绵氏,孟子有绵驹善歌。(姓解三)
宣氏,宋宣公之后,氏於謚,汉有宣虎、宣义,后汉有宣秉、司空宣酆。(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辩证九、类稿一七、路史后纪一0、合璧事类续二一、急就篇补注二、姓氏急就篇上)器案:宣虎,南安侯,见汉书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宣义,土军侯,亦见功臣表。宣秉,后汉书 有传 。宣酆,字伯应 ,汝南人,东阳亭侯,见后汉书 桓纪及灵纪。
虔氏,黄帝之后,庄子有虔天根。(通志氏族略、类稿一七)拾补云:「路史云:『虔氏出黄帝。』」案见路史国 名纪一。类稿同卷又有天氏,云:「庄子有天根,注云:『人姓名。』」
騫氏,仲尼弟子閔子騫之后,以王父字为 氏。(广韵二仙、通志氏族略、类稿一七、通鑑释文二一、通鑑注二0三)
圈氏,楚鬻熊之后为 圈;郑穆公之子圈,其后为姓 ,至秦博士逃难,乃改为 园。(通志氏族略、类稿三八、齐东野语五)
器案:类稿列入去声。萧氏,宋乐 叔以討南宫万立御说之功,受封於萧,列附庸之国 ,汉相国 萧何,即其后氏也。(广韵三萧、急就篇补注一、姓氏急就篇上)刀氏,齐大夫竖刀之后,战 国 时有刀勃,汉有刀闲,齐人,以富闻,子孙居勃海,后汉有刀韙。(广韵三萧、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辩证一0、学林九、类稿一八、通鑑释文一六、合璧事类续一九、彊识略三三)
器案:辩证「刀」作「貂」。
聊氏,聊苍,为 汉侍中,著子书 。(广韵三萧、通志氏族略、姓解二、古今姓氏书 辩证一0、类稿一八、学林三、姓氏急就篇下、卮林四)
器案:通志、类稿云:「著书 号聊子。」汉书 艺文志纵横家:「待詔金马聊苍三篇。」本注:「赵人,武帝时。」师古曰:「严 助传 作胶苍,而此志作聊,志、传 不同,未知孰是。」器案:东方朔传 亦作「胶苍」,作「胶」者通假字。廖氏,古有廖叔安,左传 作飂,盖其后也,汉有廖覬,为 鉅鹿太守。(姓纂五、通志氏族略、类稿四八、合璧事类续二六、翰苑新书 后七、秘笈新书 別三、通鑑注汉纪三0、彊识略三三)
器案:左传 见昭公二十九年。汉书 古今人表作「廖叔安」,师古曰:「左氏传 作『飂』,同,音力周反,又力授反。」案:类稿即从 力授反之音,收入去声。
超氏,汉有太尉超喜。(卮林四)
器案:类稿一八作「汉有太仆超喜。」未记出处。
晁氏,卫大夫史晁之后,汉有晁错。(广韵四宵、姓氏急就篇上、通鑑注汉纪七)
焦氏,姬姓国 也。按史记:周武王封神农之后於焦,后以国 为 姓。左传 曰:「虞、虢、焦、滑,皆姬姓也,为 晋所灭 。」汉有外黄令焦贡。(类稿一八、合璧事类续二三)
器案:汉书 京房传 :「治易,事梁人焦延寿 ,延寿 字赣,赣贫贱,以好学得幸梁王,王共其资用,令极意,学既成,为 郡吏,察举补小黄令。」师古曰:「赣音贡。」
饶氏,汉有饶斌,为 渔阳太守。(广韵四宵、姓氏急就篇上)
徭氏,东越王徭,句践之后,其后以徭为 姓。(后汉书 岑彭传 注、古今姓氏书 辩证一0、姓氏急就篇上)
器案:姓氏急就篇作「摇」,与广韵同。
招氏,汉有大鸿臚招猛。(类稿一八、合璧事类续二四、卮林四)
苗氏,楚大夫伯棼之后,賁皇奔晋,食采於苗,因而氏焉。汉有长水校尉苗浦,王莽时有苗訢。(广韵四宵、类稿一八、合璧事类续二四、通鑑注汉纪二九)器案:五威將 军苗訢,见汉书 王莽传 中。蟜氏,黄帝孙蟜极之后。(类稿一八)又案:广韵入三十小,云:「汉有蹻慎。」通志氏族略引作「侨」。
麃氏,秦始皇將 军麃公之后。麃,秦邑。汉有麃宣、麃礼。(姓解三、古今姓氏书 辩证一一、姓氏急就篇上)高堂氏,齐卿高敬仲,食采於高堂,因氏焉。(通志氏族略、类稿五七、通鑑注魏纪五)案:路史国 名纪一:「高堂,风俗通云:『高徯 采。』」谓高徯 食采於高堂也。
皋氏,汉有司徒长史皋诲。(通志氏族略、类稿二0)
毛氏,毛伯,文王子也,见左传 。汉有毛樗之,为 寿 张令。(宋景文公笔记中引萧该音义、姓氏急就篇下)
陶氏,凡事於事,巫、卜、陶、匠是也。(古今姓氏书 辩证一一、急就篇补注二、姓氏急就篇上)
敖氏,顓頊大敖之后。(路史后纪八)
那氏,朝那,东夷也,其后单 姓那氏。(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辩证一二、类稿二一、合璧事类续二七、彊识略三三)阿氏,阿衡,伊尹号,言倚之如秤,其后氏焉。(广韵七歌、通志氏族略、姓解二、古今姓氏书 辩证一二、路史后纪四、姓氏急就篇上)
过氏,过国 ,夏诸侯,后因为 氏,汉有兗 州刺史过栩。(广韵八戈、姓解一、古今姓氏书 辩证一二、急就篇补注一、卮林四)
器案:姓解作「过詡」,辩证作「过羽」,卮林作「过杇」,云:「一作『过栩』。」案:御览五九三引本书 有兗 州刺史过翔,文各不同,未知孰是。类稿二一作「过栩」,未言出何书 。
麻氏,齐大夫麻婴 之后,汉麻光为 御史大夫,又麻达注论语。(广韵九麻、通志氏族略、姓解三、类稿二一、路史国 名纪三、通鑑释文二二、合璧事类续一八、通鑑注九五)
器案:麻光,治歷,大司农中丞,见汉书 歷律志。麻达,后汉人。
车氏,舜之后也,陈敬仲奔齐,称田氏,至汉丞相田千秋,以年老,得乘小车出入省中,时号车丞相,子孙以为 氏。(姓解二)
器案:车丞相云云,见汉书 车千秋传 。
蛇丘氏,济 北有蛇丘惑,为 河內 太守。(姓解二)
器案:姓纂五:「蛇邱,济 北,河(误)汉河內 太守蛇邱惑生重,济 北太守,女適羊续。」姓纂此文多误,「羊续」或是「羊续祖」,则「河汉」当是「后汉」。
佘丘氏,有佘丘炳。(姓解二)家氏,汉有家羡,为 剧 令。(广韵九麻、类稿二一、合璧事类续二二、姓氏急就篇上)
瑕丘氏,鲁桓公庶子食采於瑕丘,子孙氏焉。(古今姓氏书 辩证一二)
器案:张澍据 氏族略补「项羽纪:『汉有瑕丘申阳』。」考申阳,瑕丘人,张说误。
巴氏,汉有太常巴茂。(姓解三)
又案:巴茂,北海人,见后汉书丁 鸿传 。
沙氏,晋有沙广。(姓纂五、姓解一)
牙氏,周穆王大司徒君牙之后,以王父字为 氏。(广韵九麻、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辩证一二、类稿二一)
阳成氏,阳成胥渠,晋隱士也,汉有諫议大夫阳成公衡。(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辩证一四)器案:阳成胥渠,见吕 氏春秋爱士 篇。御览八一五引桓谭新论:「阳城子张名衡,蜀郡人,王翁与吾俱为 讲乐 祭酒,及寢疾,预买棺槨 ,多下锦\绣,立被发冢。」论衡对 作篇有阳成子张作乐 ,超奇篇又云:「阳成子长作乐 经。」又续史记者有阳城衡,见后汉书 班彪传 注(史通古今正史篇作「卫衡」,非是。),当即此人。元和姓纂十:「伯成氏,风俗通:『伯成咠 渠,晋隱士。諫议大夫伯成衡,功臣表吾侯伯成延,传 封六代。成或作城,王莽时伯成修献符命。』」案:姓纂此条「伯成」实「阳成」之误,「伯成咠 渠」即「阳成胥渠」之误,据 吕 览胥渠固晋人也。汉书 功臣侯表有梧齐侯阳城延,无吾侯伯成延,功臣侯表,延子敬侯去疾,去疾子靖侯偃,偃子戎奴,延六世孙注梧公士,元康四年詔復 家,所谓传 封六代也。又王莽传 下有即阳成脩献符命。皆与姓纂所引风俗通合,足征「伯成」为 「阳城」之误。
梁氏,伯益治水,封於梁。(路史后纪八)商丘氏,卫大夫食邑於商丘,因以为 氏,汉有御史大夫秺侯商丘成,又有商丘子胥,高邑人,见列仙传。 (韵谱)
器案:「侯」字原脱,姓纂五亦脱,大鸿臚御史大夫秺侯商丘成,见汉书 功臣侯表及百官公卿表。
章氏,秦有將 军章邯。(姓解三)
昌氏,黄帝子昌意之后。(通志氏族略、类稿二六、合璧事类续一四、彊识略三三)
疆氏,晋有大夫疆剑 ,汉有疆华,又汉阳太守疆释之。(通志氏族略、类稿二七、通鑑注汉纪三二)
张氏,张、王、李、赵,皆黄帝赐姓也。又晋国有 解张、高张侯,自此晋国 有张氏。(广韵十阳、姓解二、通鑑注一)
器案:广韵作「风俗传 」。
穰氏,田穰苴,诸田之族,穰,所食之邑,因以氏焉。(通志氏族略、类稿二七)方氏,方雷氏之后。(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辩证一三、类稿二六、合璧事类续一四、排韵氏族大全四、彊识略三三)
器案:大全「雷」误作「霄」。
襄氏,楚大夫襄老之后。(后汉书 襄楷传 注、姓氏急就篇上)
將 匠氏,汉官有將 匠少府,因为 氏。(姓纂五、通志氏族略)
常丘氏,常丘崎。(姓解三)
尝氏,齐孟尝君之后。(广韵十阳、古今姓氏书 辩证一三、姓氏急就篇上)
匡氏,鲁邑也,句须为 之宰,其后氏焉,汉有匡衡。(广韵十阳、通鑑注汉纪二0)
王人氏,王人子突之后,因氏焉,汉有安平太守王人宰公。(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辩证一四)
王史氏,周先王太史,号王史氏。(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辩证一四)
芳氏,汉有幽州刺史芳乘。(广韵十阳、通志氏族略、姓解二、古今姓氏书 辩证一四、类稿二七、姓氏急就篇上、通鑑注汉纪三三、卮林四)
器案:姓解作「芳乘敷」,辩证作「芳华敷」,寻 广韵十阳:「风俗通云:『汉幽州刺史芳乘。』敷方切。」姓解、辩证妄以反切音属 上读,非是。辩证「乘」作「华」,亦形近之误。
堂氏,堂,楚邑,大夫五尚为 之,其后氏焉。(广韵十一唐、姓解三、姓氏急就篇上、续事始、彊识略三三)
器案:姓解云:「风俗通:『楚伍尚为 堂邑大夫。』即棠谿也。今扬州六合县是其地。伍尚时,有以棠为 氏者,后人写字讹,乃有堂姓。」案:左传 昭公二十年作「棠」,「棠」、「堂」古通,见鲁峻碑。
唐溪氏,吴 夫概王奔楚,封唐谿,因以为 氏。(后汉书 延篤传 注)
器案:李贤注云:「『唐』与『堂』同也。」
苍氏,八凯苍舒之后,汉有江夏太守苍英,子孙遂为 江夏人。(通志氏族略、类稿二七)
仓氏,黄帝史官仓頡之后,春秋时,周有仓葛。(合璧事类续二五)
器案:广韵十一唐:「仓,又姓,黄帝史官仓頡之后。」不言出处。苍葛见左传 僖公二十五年。皇氏,三皇之后,因氏焉。左传 ,郑大夫皇頡、皇辰,宋有皇氏,世为 上卿,本皇父充石之后,以字为氏 ,汉有琅邪相皇运\。(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辩证一五、类稿二七)
臧孙氏,鲁有臧孙辰。(姓解二)
横氏,韩王子成,号横阳君,其后为 氏。(广韵十二庚、通志氏族略、姓解二、类稿二八、姓氏急就篇下)
京氏,郑武公子段,封於京,号京城大叔,其后氏焉。汉有京房,本姓李,字君明,后推律自定为 京氏。(广韵十二庚、姓解三、姓氏急就篇上、通鑑注汉纪二一)
荆氏,汉有九江太守荆修。(容斋五笔一)
卿氏,赵相虞卿之后,战 国 有卿秦为 魏將 。或云:项羽將 卿子冠军宋义之后,后汉有卿仲辽。(广韵十二庚、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辩证一六、类稿二八、姓氏急就篇上)
器案:卿秦,燕王喜將 ,此作魏將 ,非是。史记燕召公世家:「今王喜四年,……卒起二军,车二千乘,栗腹將 而攻鄗,卿秦攻代云云。」「卿秦」,战国 策燕策作「庆秦」,卿、庆古通。又卿仲辽,见后汉书 文苑黄香传 。
甥氏,晋大夫吕 甥之后。(广韵十二庚、姓解三、类稿二八、姓氏急就篇上)
器案:类稿有黥氏无甥氏,並引此文於黥氏之下,非是。
行氏,汉有行祐为 赵相。(后汉书 光武纪注、姓氏急就篇上、卮林四)衡氏,衡,阿衡也,伊尹官也,见诗传 ,子孙以衡为 氏。一云:鲁公子衡之后,以王父字为 氏,汉有衡咸,讲学祭酒。(广韵十二庚、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辩证二八、宋景文笔记中引萧该音义、类稿二八、合璧事类续二六、彊识略三三)
器案:衡咸字长宾,传 梁丘易,王莽讲学大夫,见汉书 儒林传 。
营氏,周成王卿士营伯之后,汉有京兆尹营郃。(广韵十四清、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辩证一六、类稿二八)
婴 氏,晋大夫季婴 之后。(广韵十四清,通志氏族略、姓解三、古今姓氏书 辩证一六、类稿二八、姓氏急就篇上)
器案:通志、辩证、类稿作「晋大夫赵婴 齐之后」,姓解作「齐大夫晏婴 之后,遂有单姓 者」。徐友兰曰:「案『晋』、『齐』通用,易、春秋有之。此当赵婴 齐是,盖应 以赵婴 为 复姓。」
城氏,姓於氏者,城、郭、园、池是也。(广韵十四清、姓解一、类稿二八、姓氏急就篇下)
名氏,楚大夫彭名之后也。(姓解一)青氏,青史善著书 。(示儿 编一五)
器案:类稿二九云:「青阳氏之后亦为 青氏。」
青乌 氏,汉有青乌 子善数 术。(广韵十五青、姓解三、五百家注柳先生集一三孙注、姓氏急就篇下)
青阳氏、青阳,黄帝子也,始得姓焉,见国 语。汉有东海太守青阳愔 ,又东海王国 中尉青阳精。(广韵十五青、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辩证十七、路史后纪七、永乐 大典六三八0)
器案:永乐 大典见纯常子枝语三七引。
青牛氏。(广韵十五青)青史氏。(杜甫赠郑十八賁诗分门集注)
器案:汉书 艺文志诸子略小说家著录青史子五十七篇,大戴礼记保傅篇引青史氏之记。
丁若氏,齐丁公子懿伯食采于若,因氏焉。(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辩证一七)
器案:姓纂五:「丁若氏,晋遂兴令丁若贤,字宏固。」孙星衍、洪莹校云:「案风俗通:『齐丁公子懿伯食采于若,因氏焉。』原本作『子若』,当是『丁若』之误。」
灵氏,齐灵公之后,或云宋公子灵围 龟之后,晋有饿者灵輒。(广韵十五青、姓解一、姓氏急就篇上)
伶氏,周有大夫伶州鳩。(后汉书 灵纪注)
泠氏,黄帝时典乐 泠伦之后。(通志氏族略)
器案:通鑑三三注:「古者乐 工谓之泠人,因以为 氏。」
冥氏,冥,侯国 ,姒姓,禹后,见史记,汉书 有冥都,为 丞相史。(广韵十五青、汉书儒 林传 、宋祁笔记、卮林四)
器案:汉书 儒林传 ,冥都,泰山人。
瓶氏,汉有太子少傅瓶守。(广韵十五青、姓解二、古今姓氏书 辩证一七、姓氏急就篇上、卮林四)器案:姓解作「缾中」,「中」字恐误。
乘氏,楚大夫子乘之后,以王父字为 氏。又乘睢,古贤人。(通志氏族略、类稿二九)胜 屠氏,汉有河东太守胜 屠公。(姓氏急就篇下)
器案:胜 屠公,见汉书 宁成传 。弘氏,卫大夫弘演之后,汉有宦者弘恭,为 中书令 。(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辩证一七、类稿二九、合璧事类续二六)
恒氏,楚大夫恒思公之后,见世本,汉有东安长恒裴,子孙因居之。(姓纂五、通志氏族略)猷氏,卫有猷康。(通志氏族略、姓解二、古今姓氏书 辩证一八、姓氏急就篇下)
由章氏,由余,秦相也,见史记,汉有由章至,长沙太傅。(宋景文公笔记中、姓解三、急就篇补注一、姓氏急就篇上)
器案:姓解作「长沙太守」。汉书 儒林瑕丘江公传 :「丁姓至中山太傅,授楚申章昌曼君,为 博士,至长沙太傅。」李奇曰:「姓申章,名昌,字曼君。」宋祁曰:「萧该音义曰:『晋灼作「由章」。』予案风俗通义姓氏篇云:『由余,秦相也,见史记。汉有由章至,长沙太傅。』今宜作由章阳夏公。」案:广韵十七真有「申章昌」,「申」当为 「由」之误。
牛氏,汉有牛崇为 陇西主簿,马文渊为 太守,羊喜为 功曹,凉 部云:「三牲备 具。」(广韵十八尤、急就篇补注一、姓氏急就篇上、广博物志七)
犨 氏,晋大夫郤犨 之后。(广韵十八尤、姓氏急就篇上)
周生,姓也。(后汉书 冯衍传 注)州氏,晋有州绰、州宾,其先食采于州,因以为氏 。(通志氏族略、类稿三二、通鑑注魏纪七)
丘氏,鲁左丘明之后,又齐太公封于营丘,支孙以地为 氏,世居扶风,汉末丘俊持节江淮,属 王莽篡位,遂留江左,居吴 兴也。(广韵十八尤、兼明书 五引唐韵、急就篇补注一、姓氏急就篇上、通鑑注魏纪十、又隋纪四)
器案:史记楚元王世家索隱引应劭 曰:「丘,姓也。」谋\氏,周卿士祭公谋\父之后,以王父字为 氏。(姓纂五、广韵十八尤、姓解一、通志氏族略、姓氏急就篇上)牟氏,牟,子国 ,祝融之后,后因氏焉,汉有太尉牟融。(广韵十八尤、通志氏族略、姓解二、类稿三二、姓氏急就篇上、通鑑注汉纪三七)
侯叟氏,飂叔安之后。(路史后纪八)
侯史氏,董狐为 晋侯史官,因氏焉。汉桑弘羊故吏侯史吴 匿弘羊子迁,后汉侯史干为 东莱太守,因家焉。(姓纂五、通志氏族略、宋本辩证十九侯)
器案:侯史吴 见汉书 杜延年传 。娄 氏,邾娄 之国 ,子孙或以娄 为 氏,或以邾娄 为氏 ,左传 齐大夫娄 禋。(姓纂五、通志氏族略、类稿三二、合璧事类续一九)畴氏,挚 畴,古之诸侯,后有挚 畴氏、挚 氏、畴氏,或即任姓之挚 ,以国 为 氏。(类稿三二、路史国 名纪六)
林氏,林放之后,至林玉为 相,有九子,号十德之门,又居九门,见戚苑。(姓纂五、广韵二十一侵、祕笈新书 別三、翰苑新书 后七、合璧事类续一九、姓氏急就篇上、通鑑注二三七)
斟灌氏,夏诸侯也,子孙氏焉。(通志氏族略)
箴氏,卫大夫箴庄子。(广韵二十一侵、姓氏急就篇上)器案: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作「鍼庄子」,「箴」、「鍼」古通,左传 宣公四年有「箴尹克黄」,定公四年有「鍼尹固」,即其证。金氏,少昊金天氏之后。(姓纂五、类稿三三、合璧事类续一二)
阴氏,阴康氏之后,周有阴不佞,阴里人也,管修自齐適楚,为 阴大夫,其后氏焉。后汉光武阴皇后,其先则宣帝时祀灶者阴子方之后也,弟將 军阴识,识弟兴。(广韵二十一侵、通志氏族略、姓解二、类稿三三、路史前纪九、合璧事类续二五、通鑑注汉纪三二)器案:阴不佞,见左传 昭公二十四年。
岑氏,古岑子国 之后,汉有岑彭。(广韵二十一侵、通鑑释文五、姓氏急就篇上、纲目集览八)
南氏,楚大夫南遗。(姓解三)
堪氏,八元仲堪之后。(广韵二十二覃、姓解一、姓氏急就篇上)甘氏,甘,夏时侯国 也,以国 为 氏。(类稿三三、合璧事类续二四)
澹台氏,澹台灭 明,字子羽,武城人,汉有博士澹台恭。(通志氏族略)
顾櫰 三曰:『澹台恭,即杜抚 弟子澹台敬伯也。』器案:后汉书 儒林薛汉传 :「弟子犍为 杜抚 、会 稽澹台敬伯、鉅鹿韩伯高最知名。」顾秋碧以为 杜抚 弟子,非是。
三乌 氏,凡氏於职,三乌 、五鹿,有三乌 大夫,因氏焉,汉有三乌 郡为 上都计。(通志氏族略、姓氏急就篇下、永乐 大典二三四六、卮林四)永乐 大典见纯常子枝语三七引,卮林作「沛上计三乌 群」。文苑英华四八二引张柬之对策 :「应 氏著书 ,具表三乌 之始。」
三伉氏,卫邑也,晋公子重耳封舅犯於三伉,支孙氏焉,汉有少府三伉充宗,代郡有阳县有三伉氏。(姓纂五)
陈汉章曰:「『有阳』当作『阳原』。」聃氏,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载之后。(通志氏族略)
兼氏,卫公子兼之后。(广韵二十五添、姓纂五、通志氏族略、类稿三三)
函氏,汉有豫章太守函熙。(卮林四)
董氏,本飂叔安之裔子,董父实甚好龙,帝舜加焉,赐姓曰董。(姓解二)被氏,汉有牂柯太守被条。(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辩证二九、类稿三四)
委氏,汉太原太守委进。(广韵四纸、姓解一、姓氏急就篇下、卮林四)李氏,李伯阳之后。(广韵六止)
俟氏,有俟子,古贤人,著书 。(姓纂六、广韵六止、通志氏族略、姓解一、古今姓氏书辩证二二、类稿三四)
器案:姓纂、通志、类稿作「六国 时人」;姓解云:「著书 八篇。」汉书 艺文志儒家有「俟子一篇」,注云:「李奇曰:『或作侔子。』」
子氏,左传 有子鉏商,郑大夫子人九。(姓纂六、类稿三四)
孙星衍、洪莹校刻姓纂注云:「左传 :『叔孙氏之车子鉏商。』杜注:『车子,微者,鉏商名。』此文附会 不合。」陈汉章曰:「此校大误。汉书 古今人表中下明著子鉏商,应 劭同时人服虔注左传亦 云:『车,车士,微者也,子姓,鉏商名。』其后王肃注家语辨物解同服虔,安得以杜预一说而疑应 劭附会? 特『子人九』与左传 称『子人氏』不合耳。」
子仲氏,鲁宣公子仲之后。(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辩证二二)陈汉章曰:「案辩证引作『陈宣公子子仲之后』。而引诗『子仲之子』辨其误,然诗又有公孙子仲,陈士元姓?引姓苑亦云:『陈宣公子后。』又引姓源:『宋司马子仲皇野后。』是子仲氏所自出非一,不独鲁公子憖字子仲也。」
子献氏,齐大夫子献之后也,楚文王之时,子献辽为 大夫。(姓纂六、通志氏族略)
几 氏,宋大夫仲几 之后,以王父字为 氏。(通志氏族略)舋氏,鲁大夫舋夏。(姓解三)
鬼谷氏,鬼谷先生,六国 时纵横家。(史记苏秦传 集解、通鑑注周纪二、通鑑纲目集览一)旅氏,周大夫子旅之后,汉高功臣昌平侯旅卿,传 封六代。(通志氏族略、类稿三六)
器案:汉书 功臣表作「昌圉侯」,此误。处氏,史记赵有辨士处子,故有处姓也。汉有北海相处兴,又有陈留相处就。(史记孟荀列传 集解、后汉书 酷吏李章传 注、姓纂六、广韵八语、容斋五笔一、姓解二、类稿三六、姓氏急就篇上)案汉书 艺文志诸子略法家:「处子九篇。」师古曰:「史记云:『赵有处子。』」寻 史记孟荀传 作「剧 子」,古通。处兴,即见李章传 ,云「太守处兴」,姓纂作「北郡太守」,误。
所氏,宋大夫华所事之后,汉有諫议大夫所忠。(史记司马相如传 正义、后汉书 独行刘茂 传 注、姓纂六、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辩证二三、类稿三六、急就篇补注一、姓氏急就篇下、困学纪闻七)
器案:通志、类稿「华所事」作「所华」,钱大昕曰:「按左氏传 有『华御事』,未见名『所事』者。」
楚氏,芊姓,鬻熊封楚,以国 为 姓,左传 鲁有楚尹、楚丘,赵襄子家臣楚隆。(姓纂六、古今姓氏书 辩证十二、类稿三六)
禹氏,禹支庶以諡为 姓。(姓纂六、路史后纪一三)
甫氏,甫侯之后。(广韵九麌、类稿三七、姓氏急就篇下)
府氏,汉有司徒掾府悝。(广韵九麌、通志氏族略、姓解三、古今姓氏书 辩证二三、类稿三七、姓氏急就篇上、卮林四)
武氏,宋武公之后,氏於諡,秦末武臣自立为 赵王,项羽之客有武涉,魏將 武满,汉有武虎、武让、武勃。(广韵九麌、急就篇补注一、姓氏急就篇上)
器案:武臣见汉书 高纪及陈胜 、陈余、蒯通、严 安等传 ,武涉见汉书 项籍、韩信、蒯通等传 ,武满见汉书 高纪,武虎见汉书 功臣表,武让见汉书 翟方进传 ,武勃见后汉书 冯异传 。
武强氏,汉武强侯王梁,其后因封为 氏。(广韵九麌、姓解二、姓氏急就篇下)武成氏,赵平原君胜 ,封武城,因氏焉。(姓纂六、通志氏族略、路史后纪七)
器案:「封武城」,通志、路史作「封武成君」,误,史记平原君传 :「封於东武城。」今从 姓纂。辅氏,智果以智伯刚愎必亡,其別辅氏,汉有辅狠为 尚书 令。(姓纂六)
孙星衍、洪莹校注曰:「案汉有尚书 令辅粮,此作狠,不同,粮亦俗字,疑误。」器案:战 国 策赵策上:「智过见君之不用也,言之不听,出更其姓为 辅氏。」
鲁氏,凡氏於国 ,齐、鲁、宋、卫是也。(广韵十二齐、急就篇补注一)
古氏、周有古公亶父,其后氏焉,晋平公时有舟人古乘。(后汉书 东平王苍传 注、姓纂六、通志氏族略、合璧事类续一七、彊识略三三)古成氏,即苦成之后,隨音改焉,汉有广汉都尉古成云。(姓纂六、通志氏族略)
陈汉章曰:「三家辑本並据 通志入上声,与五鹿、五王氏並列,不知其误始郑樵也。潜夫论志氏姓云:『苦成,后人书 之或为 枯,不喜枯、苦之字,则更书 之曰古成氏。』广韵十四清云:『汉有广汉太守古成云。古音枯。』然则古成读为 平声,应 劭必同王符说,三家並失考。」
虎氏,汉有合浦太守虎旗,其先八元伯虎之后。(广韵十姥、古今姓氏书 辩证二四、容斋五笔一、类稿三七、姓氏急就篇上)扈氏,赵有扈輒。(广韵十姥、礼部韵略十姥、姓解一、类稿三七、合璧事类续二六)
苦氏,苦成,越大夫,汉苦均为 会 稽太守,苦音库 。(姓纂六)器案:通志氏族略:「风俗通云:『苦成,乃言音变为 库 成。』」
五王氏,齐自威、宣、湣 、襄至建五王,因以为氏 。(通志氏族略)
五鳩氏,赵有將 军五鳩卢。(姓解二)
五鹿氏,五鹿,卫邑也,晋公子重耳,封舅犯於五鹿,支孙氏焉,汉有少府五鹿充宗。(通志氏族略、通鑑释文四、古今姓氏书 辩证二四)邸氏,汉有上郡太守邸杜。(广韵十一薺、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辩证二四、容斋五笔一、类稿三四、姓氏急就篇上)器案:通志、类稿「杜」作「社」。
釆氏,汉有度辽將 军釆皓。(广韵十五海、姓解三、姓氏急就篇上、卮林四)
器案:姓纂六:「汉渡辽將 军釆皓,见英贤传 。」
尹氏,师尹,三公官也,以官为 姓,周有尹吉甫、尹喜,汉尹咸、尹赏、尹齐,后汉尹敏。(姓纂六、类稿三八、西溪丛 语下、合璧事类续一六、彊识略三三)
尹公氏,卫有尹公佗。(姓解三)
隱氏,汉有隱翁、河间太守隱?。(姓解二、姓氏急就篇上)
蹇氏,汉有蹇兰,为 交趾刺史。(通志氏族略、类稿三八)圈氏,楚鬻熊之后,一本云,本姓□氏,郑穆公之后,秦末为 博士,逃难改为 圈氏。(类纂三八)
混沌氏,少昊氏之良佐,汉有屯莫如,为 常山太守。(宋景文公笔记中引萧该汉书 音义、路史前纪四、急就篇补注二、姓氏急就篇下、困学纪闻一二、卮林四)
管氏,管夷吾,齐桓佐也,见论语,汉有管虢,为 西河太守。(宋景文公笔记中、急就篇补注一)
器案:「汉书 儒林顏安乐 传 :「疏广授琅邪筦路,路为 御史中丞。」宋祁曰:「萧该音义:『案草下完,音丸,又音官。』今汉书 本却作草下完。风俗通姓氏篇有管、莞二姓,云:『莞苏,楚大夫,见吕 氏春秋,汉有莞路,为 御史中丞。』即此是也。又有管姓,云:『管夷吾,齐桓佐也,见论语,汉有管虢,为 西河太守。』今莞路是草下完,非竹下完及竹下官,由来 读者多惑,检风俗通乃知。」
满氏,荆蛮有瞒氏,音舛变为 满,汉有满昌。(广韵二十四缓、通志氏族略、通鑑释文七、类稿三八、合璧事类续三六、通鑑注三四、彊识略三三)
器案:满昌见汉书 沟 洫志、及韦玄成、王嘉、后苍、王莽等传 。
铣氏,昇平中,鉤弋有鲜卑人御史中丞铣管。(姓解二)
器案:昇平为 东晋穆帝年号,此文有误。
典氏,汉有校尉典韦。(姓纂七、通志氏族略、类稿三八)
显氏,显甫为 周卿。(广韵二十七铣、姓氏急就篇上)
器案:显甫见诗大雅韩奕。
衍氏,宋微仲衍之后。(通志氏族略、类稿三八)
勉氏,汉有上郡太守勉昂。(姓解三、姓氏急就篇下)
矫氏,晋大夫矫父之后。(后汉书 逸民矫慎传 注、姓氏急就篇下)
昊氏,昊英氏之后,一云少昊之后。(姓纂七、通志氏族略、类稿三九)
老氏,顓頊子老童之后,左传 宋有老佐,论语老彭即彭祖也,或云,老氏,老聃、老莱子之后。(姓纂七、通志氏族略、类稿三九、姓解一)
我氏,我子,六国 时人,著书 号我子。(姓纂七、类稿三九)
器案:汉书 艺文志诸子略墨家「我子一篇。」师古曰:「刘 向別录云:『为 墨子之学。』」
下门氏,晋大夫下门聪。(姓纂三)
社南氏,其先齐倡,徙居社南,因以为 氏。(广韵三十五马、姓解一、古今姓氏书 辩证二六、姓氏急就篇下)
器案:姓纂六引风俗通:「祖南与社南,皆齐倡也,汉高惕娶扶风祖南氏。」说与广韵异,今附於此。
社北氏,凡氏於职,社北、五鹿,有社北大夫,因氏焉,汉有社北郡为 沛郡上计。(姓纂七)器案:通志氏族略、姓解一、古今姓氏书 辩证二六、姓氏急就篇下作「社北氏,与社南皆齐倡,后有居社北者,自称社北氏。」
蒋氏,周公之裔。(广韵三十六养、通鑑释文四)
壤駟氏,息公子边为 大夫氏焉,汉有光禄大夫宜陵侯壤駟射。(姓纂七)孙星衍、洪莹校注曰:「案:家语孔子弟子有壤駟赤,秦人。」
广氏,广成子之后。(姓纂七、通志氏族略、类稿三九、合璧事类续二七、排韵氏族大全七、彊识略三三)
丙氏,齐有大夫丙歜。(广韵三十八梗、姓解三)景氏,景凤。(姓解一)
隱氏,汉有隱翁、河间太守隱?。(姓解二、姓氏急就篇一)
靖氏,单 靖公之后,以謚为 氏,一云,齐田氏之族,靖郭君之后。(姓纂七、广韵四十静、通志氏族略、姓氏急就篇上)
有氏,有巢氏之后,仲尼弟子有若,鲁人,汉有有禄。(元和姓纂七、通志氏族略、姓解三、类稿四0、姓氏急就篇下)
器案:姓解、姓氏急就篇作「汉有光禄勋 有光。」
又案:汉书 百官公卿表光禄勋 有「有禄」,作「有光」疑误。
糗氏,汉有糗宗,为 嬴长。(广韵四十四有、通志氏族略、姓解二、古今姓氏书 辩证三四、类稿四0、姓氏急就篇上,卮林四)
咎氏,汤 司空咎单 ,左传 咎犯,即舅字也。(姓纂七、类稿四0、姓氏急就篇上)
酉氏,黄帝之后,见国 语。(类稿四0)寿 氏,吴 王寿 梦 之后,吴 大夫寿 於姚,汉末兗 州牧寿 良。(后汉书 方术传 注、册 府元龟八七六、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辩证三四、类稿四0、排韵氏族大全七、合璧事类续二五、通鑑注宋纪一二)
郈氏,鲁大夫郈昭伯食采於郈,因氏焉。(姓纂七、类稿四0)耦氏,宋卿华耦之后,汉有侍中耦嘉。(姓纂七、广韵四十五厚、通志氏族略、类稿四0、姓氏急就篇下、卮林四)
奄氏,奄,国 号也,尚书 云:「成王既践奄。」左传 秦大夫奄息,其后也。(姓纂七、古今姓氏书 辩证二八、类稿四一)
仲氏,汤 左相有仲虺,孔子弟子仲由,汉有廷尉仲定。(广韵一送、姓解一)
赵明诚\金石录十六廷尉仲定碑:「定,汉史无传 ,惟风俗通、元和姓纂具载姓名官爵,今案姓纂云:『汉有廷尉仲定。』此当同也。」用氏,古有用国 ,见毛诗,汉有高唐令用虯、名士录有高士用羽之。(姓纂八、通志氏族略、容斋五笔一、类稿四二、路史国 名纪六)孙星衍、洪莹校注曰:「毛诗有用国 ,未详。」孙星衍平津馆文稿上用国 考:「应 劭云:『出毛诗』者,桑中篇有『孟弋、孟庸』,毛传 以弋、庸为 姓,孔氏正义不能言其所出。钱少詹大昕,以古书『 庸』与『阎』通,左氏传 『阎职』,史记齐世家作『庸职』是也。嘉靖山东通志:「古用国 ,在今高唐州地,故有用姓,引名士录有用羽之,盖以国 为 氏。太平寰宇记:『古高唐城,在禹县城南五十里。』盖汉县在今高唐、禹城交界,庸职正是齐人。古庸、用亦通字,是孟庸、庸职、用虯、用羽之、当为 一族,其故城在禹城、高唐之间,既可释毛诗,亦可补方志之缺。卢学士文弨辑风俗通逸文,刪『见毛诗』三字,盖不知其指孟庸也。禹城县旧志古跡,不载用国 ,因据 嘉靖通志增入之,而为 之考。」陈汉章曰:「风俗通所谓『古有用国 ,见毛诗』者,即毛诗鄘国 也。古鄘与庸通,汉书 地理志:『诗风邶、庸、卫国 。』师古注:『「庸」字或作「鄘。」』说文:『鄘从 邑庸声。庸从用 从 庚。』故庸又与用通,尧 典『征庸』,疏:『庸声近用,故为 用。』皋陶謨:『帝庸作歌。』史记夏本纪作『帝用作此歌』,又『五刑五用哉』,后汉书 梁纯传作 『五庸』,皆其证也。鄘国 之为 用姓,正犹雝国 之变为 雍姓矣。」
雍氏,周文王第十三子雍伯之后,以国 为 姓,今或音雍州之雍,汉雍齿,沛人。(姓纂八、广韵三用、大金集礼二三、急就篇补注一、通鑑注八)
类稿四二:「雍,本於龙反,俗呼去声,今附上平声。」案:左传 桓公十一年雍姞,释文:「音於龙反。」
被氏,汉有牂柯太守被条。(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辩证二九、类稿三四)
义氏,义伯阳卿也,汉有南阳太守义纵。(姓纂八、类稿四二)义渠氏,狄国 ,为 秦所灭 ,因氏焉,汉有光禄大夫义渠安国 。(通志氏族略、姓解二、古今姓氏书辩证二九)
器案:义渠安国 见汉书 赵充国 传。
挚 氏,挚 畴,古诸侯也,见毛诗,周有挚 荒。(姓纂八、通志氏族略、类稿四二、路史国 名纪六)
器案:挚 荒见左传 昭公二十二年。
挚 畴氏,古之诸侯后有挚 畴氏。(路史国 名纪六)
遂氏,虞后,商人窴之遂。(路史后纪十一)备 氏,宋封人备 之后。(广韵六至、姓氏急就篇上)
利氏,汉有利干,为 中山相。(广韵六至、通鑑注十一)
肆氏,宋大夫肆臣之后,汉渔阳太守肆敏,子孙因居之。(姓纂八、通志氏族略、姓解一、类稿四二)
懿氏,齐懿公之后。(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辩证二九、类稿四二)
季连氏,晋有棠邑大夫季连齐。(姓解二)
嗣氏,卫嗣君之后。(广韵七至、类稿四二、姓氏急就篇上)
食氏,食我,韩公子也,见战 国 策,汉有食子公,为 博士。食音嗣。(唐写唐韵卌一职、广韵二十四职、通志氏族略、宋景文公笔记中、姓解二、类稿五二、卮林四)
器案:广韵「子」误「于」,通志、类稿「公」作「通」。食我,见韩非子说林上。食子公,见汉书 儒林赵子传 。忌氏,周公忌父之后,以王父字为 氏。(广韵七至、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辩证二九、类稿四二、姓氏急就篇上)
贵氏,陆终之后,汉有贵迁为 庐江太守。(姓纂八、广韵八未、通志氏族略、容斋五笔一、类稿四二、姓氏急就篇上)
既氏,吴 夫概王之后,因避仇,改为 既氏,汉有安南长史既凉 。(姓纂八、通志氏族略、类稿四二)
器案:通志作「汉有长安长既长」,未可据 。
御氏、汉有司空史御长卿。(史记殷本纪索隱)器案:史记殷本纪集解:「皇览曰:『汤 冢在济 阴亳县北东郭,去县三里,冢四方,方各十步,高七尺,上平处平地。汉哀帝建平元年,大司空御史长卿,案行水灾 ,因行汤 冢。』」索隱:「长卿,诸本多作劫姓,按风俗通有御氏,为 汉司空御史,其名长卿。明劫非也。亦有劫弥,不得为 御史。」洪颐烜读书 丛 录十七曰:「案『大司空』下,不得言『御史』,劫、御声相近,此本作『大司空史御长卿』,传 写者误乙作『御史』,而因以劫为 姓。水经汳水注引皇览作『大司空史却长卿』,『却』即『御』字之讹。」张文虎舒艺室续笔十九曰:「集解『御史』当作『史御』,索隱『司空』下『御』字衍。」
御龙氏,陶唐氏之后有刘 累学扰龙,事夏孔甲,赐氏曰御龙氏。(通志氏族略)
遇氏,汉有遇冲,为 河內 太守。(姓纂八、广韵十遇、通志氏族略、姓解三、容斋五笔一、古今姓氏书 辩证十遇、类稿四三、姓氏急就篇上)
器案:姓纂、辩证、类稿「河內」 作「东安」。
铸氏,铸国 也,尧 后也,在济 北蛇丘县,左传 ,臧宣叔娶于铸。后世以国 为 氏。(姓纂八、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辩证十遇、类稿四三)傅氏,说筑於傅巖,因以为 姓。(古今姓氏书 辩证三0)
露氏,汉有上党都尉露平。(唐写本唐韵十一暮、广韵十一暮、通志氏族略、类稿四三、姓氏急就篇上、卮林四)器案:后汉书 鲍永传 有上党都尉路平,姓纂八露、路分为 二氏,风俗通作露平,疑误。
布氏,赵有布子,善相马。(通志氏族略、类稿四三)
库 氏,古守库 大夫之后,以官为 氏,汉文、景时有仓氏、库 氏,后汉竇融传 有辅义侯库 钧。(姓纂八、广韵十一暮、古今姓氏书 辩证十一暮、类稿四三、合璧事类续二七、姓氏急就篇上、疆识略三三)
器案:姓纂作「后汉竇融传 有库辅、库 义、库 侯」,误。
库 成氏,本亦苦成也,方言音变为 库 成。(姓纂八、通志氏族略、宋本古今姓氏书 辩证十一暮)
步氏,汉有步邵为 下邳主簿,车伯琦为 明府,时人为 之语曰:「车府君,步主簿。」(姓解一)
帝畴氏。(路史前纪四)
?氏。(玄应 一切经音义三、慧琳一切经音义九、又三五)
器案:汉书 王莽传 下有中常侍?惲, 韦昭音徒计反。
第八氏,亦齐诸田之后,田广弟田英,为 第八门,因氏焉,王莽时有讲学大夫第八矫。(姓纂八、通志氏族略)
计氏,汉计子勋 为 司空掾。(姓纂八)蓟氏,汉有蓟子训为 司空。(宋本古今姓氏书 辩证十二霽)
桂氏,汉有扬州刺史桂褒。(通志氏族略、类稿四三)
昋氏,彭城昋景以为 计掾。(晋书 音义七九)
器案:姓纂八:「昋音桂,或作炅,汉卫尉昋横,彭城,汉上计掾昋景云,见姓苑。城阳,后汉陈球碑:『城阳炅横被诛,有四子守坟墓,改姓炅氏;一子居徐州郡,云之先也,姓昋氏;一子居幽州,姓桂氏;一子居华阴,姓炔氏;皆九画,以避难也。』」类稿「云」作「曇 」,云一作「云」。又「华阴」作「华阳」。汉书 儒林师丹传 有博士炔钦,师古注引苏林曰:「炔音桂。」
厉氏,齐厉公之后,汉有魏郡太守义阳侯厉温 。(通志氏族略、姓解三、类稿四三、合璧事类续二四、姓氏急就篇下)
励 氏,后汉魏郡太守义阳侯励 温 ,见功臣表。(姓纂八)器案此二条,实为 一姓。考汉书功 臣表有匈奴厉温 敦,降封义阳侯,即此文所本,则其全名为 厉温 敦,各书 所引,俱脱「敦」字。又「义阳侯」有作「美阳侯」,「汉」有作「后汉」者,俱误。至谓为 「齐厉公之后」,尤属 臆测之言,盖厉温 敦本匈奴人,焉得为 齐厉公之后也。
世氏,战 国 时有秦大夫世钧,汉有世宠,又世硕著子书 。(广韵十三祭、类稿四三)
器案:「世硕著子书 」,原误为「 世顾者子书 」,今校正。汉书 艺文志诸子略儒家:「世子二十一篇。」本注:「名硕,陈人也,七十子之弟子。」案王充论衡本性篇:「周人世硕以为 人性有善有恶 ,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 性,养而致之,则恶 长: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 ,在所养焉。故世子作养书 一篇。」
太史氏,汉有尚书 郎太史稟。(姓解三)
太阳氏,卫大夫太阳速。(姓纂八)
孙星衍、洪莹校曰:「案:左传为 戏 阳速。」艾氏,庞俭母艾氏。(姓纂八、广韵十四泰、姓解二、宋本古今姓氏书 辩证十四泰、姓氏急就篇上、通鑑注晋纪二四)
大氏,大庭氏之后,又大填、大山稽,黄帝师,大颖为 顓頊师。礼记曰:「大连,东夷之子。」(姓纂八、通志氏族略、宋本古今姓氏书 辩证十四泰、类稿四四)
孙星衍、洪莹校曰:「案:古今人表『颖』作『款』。」案:类稿作「款」。
大庭氏。(路史前纪六)
会 氏,陆终之子会 乙之后,汉有武阳令会 相。(姓纂八、类稿四四)
器案:「会 相」,类稿作「会 炳」,广韵十四泰云:「汉有会 栩。」字又作「栩」,疑不能明也。古今人表女溃 注云:「会 乙也。」
赖氏,汉有交阯太守赖先。(唐写本唐韵十二泰、广韵十四泰、姓解一、容斋五笔一、姓氏急就篇下、通鑑注六六)
蒯氏,晋大夫蒯得之后,见左传 、礼记,汉有蒯彻 。(姓纂八、通志氏族略、类稿四四、合璧事类续二八、彊识略三三)
快氏,汉有快钦。(姓解一)
器案:此当即「炔钦」之误,已见上文「昋氏」下,姓纂八、类稿四四俱云:「汉书 :『齐人快钦治尚书 。』」亦误。
內 史氏,周內 史叔兴之后,因官氏焉,周又有內史 过。(姓纂九、通志氏族略)
载氏,姬姓之后,春秋有载国 。(广韵十九代、宋本古今姓氏书 辩证十九代、路史后纪十、姓氏急就篇上)
陈汉章曰:「广韵十九代注引风俗通但云:『姬姓之后。』姓氏急就篇又引『春秋有载国 』。三家不復 分別,而引路史。张氏又引郑樵云:『疑即戴姓之讹。』不知载、戴二字古通,春秋之戴姓,出自宋之子姓,非即姬姓之国 。春秋隱公十年:『宋、蔡、卫伐戴。』公羊、谷梁经並作『伐载』,汉书 五行志亦作『戴』,师古注:『读者多误为 载,故隋置载州。』此国 与宋无涉。杜预释例、顾栋高大事表並失考风俗通,何论郑樵。」信氏,魏公子信陵君之后。(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辩证三二、类稿四四)
信都氏,张敖尚汉鲁元公主,封於信都,因氏焉。(姓纂九、通志氏族略)胤氏,夏时侯国 ,子孙氏焉。(姓纂九、通志氏族略、路史国 名纪六)
遴氏,遴到,为 韩大夫,著遴子三十篇。(姓纂九)
慎氏,慎到,为 韩大夫,著慎子三十篇。
器案:史记孟荀列传 :「慎到,赵人,学黄老道德之术,故著十二论。」汉书 艺文志诸子略法家:「慎子四十二篇。」本注:「名到,先申、韩,申、韩称之」此作三十篇,疑有误。又此条与上遴氏条文全同,疑作遴者亦因音近而改,犹昋氏之比也。
晋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子唐叔虞封为 晋侯,传国 二十代,为 韩、魏、赵所灭 ,子孙以国 为 姓。(古今姓氏书 辩证三二)
靳氏,楚大夫靳尚,汉有信武侯靳歙,又汾阳侯靳强。(姓纂九、类稿四四、合璧事类续二二)器案:「靳尚汉有信武侯」七字原脱,今据 孙星衍、洪莹校补。
建氏,楚太子建之后,汉有建公,见元后传 。(姓纂九、通志氏族略、类稿四五)
献氏,晋献公之后,有秦大夫献则,战 国 时有献渊。(姓纂九、广韵二十五愿、通志氏族略、宋本古今姓氏书 辩证二十五愿、类稿四五、姓氏急就篇上)
顿氏,顿子国 ,今南顿是也,后为 楚所灭 ,子孙以国 为 氏,汉有顿肃。(姓纂九、类稿四五)
灌氏,斟灌之后,子孙以国 为 氏焉,汉丞相潁阴侯灌婴 ,婴 孙贤汝阴侯,又太仆灌夫父张孟尝为 婴 舍人,易姓灌氏,列仙传 有灌光。(姓纂九、通鑑注九、宋本古今姓氏书 辩证二十九换、类稿四五)
孙星衍、洪莹校曰:「案汉书 ,贤封临汝侯。」
段氏,段干木之后,姓段,名干木。(史记老子列传 集解、广韵二十九换、路史国 名纪二、齐东野语一、姓氏急就篇上)
器案:姓纂九段氏下引三辅决录云:「段氏,李老君之自出,段干木之子隱如入关,去干为 段氏。」孙星衍、洪莹校曰:「案段干氏,罗泌谓『初邑段,后邑干,因邑为 氏。』魏世家有段干子,田世家有段干朋,风俗通以为 姓段名干木,盖以吕 氏春秋『干木富於义』,魏都赋『干木之德自解纷』之言误之,唐表遂谓『封段为 干木大夫』,疏矣。又木子名同,为 赵相,无隱如名。此云『入关为 段氏』,亦属 傅会 。且春秋时以段名者,如郑印段、公孙段,宋褚孙段,或其后以名为 氏,亦未可知,未必定为 共叔后也。」諫氏,周礼有司諫氏,因以为 氏,汉有持书 侍御史諫忠。(唐写本唐韵卅諫、广韵三十諫、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辩证三二、类稿四五、姓氏急就篇上、卮林四)
器案:类稿无「侍」字,广韵、通志、姓氏急就篇作「治书 侍史」,辩证、卮林作「治书 御史」。
晏氏,汉司隶校尉晏称,汉书 御史晏忠。(姓纂九)
器案:「晏称」原作「晏南」,类稿四五引姓纂作「晏称」,今据 校正,后汉书 张酺传有 司隶校尉晏称。
贱氏,汉有北平太守贱琼。(唐写本唐韵卅三线、姓纂九、广韵三十三线、宋本古今姓氏书 辩证三十三线、类稿四五、容斋五笔一、通志氏族略、姓氏急就篇上)器案:姓纂、类稿「北平」上有「左」字,当是「右」字之误。
变氏,辽东人姓也。(姓解三)
孝氏,齐孝公之后。(唐写本唐韵卅六效、广韵三十六效、姓氏急就篇上)
豹氏,八元叔豹之后。(唐写本唐韵卅六效,广韵三十六效、姓解二、路史前纪九、姓氏急就篇上)
到氏,汉有东平太守到质。(容斋五笔一)
暴氏,暴辛公,周诸侯也,秦有將 军暴鳶、汉御史大夫暴胜 之。(姓纂九、通志氏族略、类稿四五、路史后纪九下、合璧事类续二三、排韵氏族大全八、诗地理考三)
器案:暴胜 之见汉书 武纪、百官公卿表及刘 屈釐、王訢、?不疑、孝元王皇后等传 。播氏,播?武,商末贤人。(姓纂九、宋本古今姓氏书 辩证三十九过、类稿四五)
谢丘氏,周宣王支子食采谢丘,因氏焉,汉书 古今人表鲁有谢丘章。(姓纂九、通志氏族略)
夜氏。(古今姓氏书 辩证三三)
●氏,新郑人,杨 ●村,在县西二十五里邢山东。(姓纂九、通志氏族略、类稿四六)畅 氏,出姜姓。(古今姓氏书 辩证三三)
匠氏,凡氏於事者,巫、卜、陶、匠是也,古有匠石。(广韵四十一漾、通志氏族略、姓解三、姓氏急就篇上)
望氏,齐太公望之后。(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辩证三三、类稿四六)伉氏,汉有伉喜为 中大夫。(唐写本唐韵卌二宕、广韵四十二宕、姓解一、宋本古今姓氏书 辩证四十二宕、姓氏急就篇上)
抗氏,卫大夫三抗之后,汉有抗喜为 汉中太守。(后汉书 桓纪注、古今姓氏书 辩证三三、姓氏急就篇上、卮林四)
器案:伉、抗实一姓,故王应 麟两 存之,邓名世、孙星衍、洪莹皆以为 「伉」当作「抗」。
旷 氏,师旷 之后。(通志氏族略、类稿四六、古今姓氏书 辩证三三)
敬氏,陈敬仲之后,后汉有扬州刺史敬歆。(唐写本唐韵卌五敬、广韵四十二映、通鑑注一一五)陈汉章曰:「案集古录、金石录跋汉扬州刺史敬使君碑並云:『姓苑载风俗通有敬歆。』三家並未考及。」庆忌氏。(姓氏急就篇下)
令氏,楚令尹子文之后。(史记文纪索隱、通鑑注汉纪七)救氏,汉有諫议大夫救人。(唐写本唐韵卌九宥、广韵四十九宥、通志氏族略、姓解三、宋本古今姓氏书 辩证四十九宥、类稿四八、姓氏急就篇上、卮林四)器案:「广韵、姓解、辩证、姓氏急就篇、卮林「人」作「仁」,古通,通志、类稿作「乂」,形近而误。
昼氏,齐大夫食邑於昼,后因氏焉。(姓纂九、唐写本唐韵卌九宥、姓解三、宋本古今姓氏书辩证四十九宥、通志氏族略、类稿四八、路史国 名纪六、姓氏急就篇上)
副氏,周公忌父之后,以王父字为 氏。(姓纂九)
孙星衍、洪莹校曰:「案:魏志副吕 氏改为 副氏,又为 吕 氏,此言忌父后为 副氏,当有脱误。」
富氏,汉有富留人为 公田使者。(姓纂九)
廖氏。
器案:或列入去声,今列入平声,已见前。
寇氏,苏忿生为 武王司寇,后以官为 氏,后汉有寇恂。(广韵五十候、通志氏族略、姓氏急就篇上)
竇氏,夏后相遭有穷氏之难,其妃方娠,逃出自竇,而生少康,其后氏焉,汉有竇婴 。(唐写本唐韵五十候、广韵五十候、通鑑注汉纪五、姓解一)
竇公氏,魏文侯时,有乐 人竇公氏献古文乐 书 一篇。(姓解一、古今姓氏书 辩证三四)
器案:汉书 艺文志六艺略:「六国 之君,魏文侯最为 好古。孝文时,得其乐 人竇公,献其书 ,乃周官大宗伯之大司乐 章也。」师古注引桓谭新论云:「竇公年百八十岁,两 目皆盲,文帝奇之,问曰:『何因至此?』对 曰:『臣年十三失明,父母哀其不及眾技,教鼓琴,臣导 引无所服饵。』」监氏,卫康叔为 连属 之监,其后氏焉。(姓纂九、广韵五十九鑑、通志氏族略、姓解三、宋本古今姓氏书 辩证五十九鑑、类稿四八、姓氏急就篇上)
谷梁氏,谷梁名赤,子夏门人。(经典释文敘 录、意林、容斋续笔一四、玉海艺文四0)器案:孝经序疏引「门人」作「弟子」。
禄氏,殷紂子武庚字禄父,其后以王父字为 氏。(姓纂十、通志氏族略、类稿四九、合璧事类续二七、永乐 大典一九六九五、彊识略三三)器案:永乐 大典见纯常子枝语三七引。
鹿氏,汉有巴郡太守鹿旗。(唐写本唐韵一屋、广韵一屋、容斋五笔一、通鑑注晋纪二0)
卜氏,凡氏於事,巫、卜、陶、匠是也,春秋鲁大夫卜齮,鲁庄公车右卜国 。(古今姓氏书 辩证三五)
濮阳氏,长沙太守濮阳逸。(姓解一)
沐氏,汉有东平太守沐宠。(唐写本唐韵一屋、广韵一屋,容斋五笔一、姓氏急就篇下、通鑑注汉纪四六、卮林四)
宓氏,宓康公之后,以国 为 氏,史记仲尼弟子宓不齐字子贱,鲁人。(姓纂十)器案:密康公事见周语及列女传, 字俱作密,姓纂引风俗通,以子贱为 康公之后,则子贱之姓,当音美笔切,广韵一屋虙字下云:「又姓,虙子贱是也。」则音房六切。顏氏家训书 证篇谓「伏生为 子贱之后,子贱为 虙戏 之后」,与此所言迥异。
鞠氏,汉有尚书 令鞠谭,或为 麴氏,音讹转改,汉有麴衍。(唐写本唐韵一屋、姓纂十、广韵一屋、通志氏族略、姓解二、通鑑释文四、姓氏急就篇上、卮林四)
祝其氏,宋戴公之子公子祝其为 大司寇,因氏焉,见世本,汉有清河都尉祝其承先。(姓纂十、通志氏族略、宋本古今姓氏书 辩证一屋)鄐氏,汉有东海太守鄐熙。(容斋五笔一)宿氏,汉有雁门太守宿详。(唐写本唐韵一屋、广韵一屋、容斋五笔一、姓氏急就篇下、通鑑注魏纪四)
牧氏,汉有越嶲太守牧根。(唐写本唐韵一屋、广韵一屋、姓氏急就篇上、卮林四)
器案:「牧根」,广韵以下诸书俱 误作「牧稂」,今从 唐韵。后汉书 南蛮西南夷邛都夷传 云:「王莽时,郡守枚根。」御览七九一引后汉书 及注俱作「枚根」,汉书 西南夷传 亦作「枚根」,与风俗通不同。
牧师氏。(广韵六脂、姓氏急就篇下)沃氏,太甲子沃丁之后。(唐写本唐韵二沃、姓纂十、广韵二沃、宋本古今姓氏书 辩证二沃、通志氏族略、类稿四九、合璧事类续二七、姓氏急就篇上、彊识略三三)督氏,宋大夫华父督之后,晋有督戎,欒 盈臣,汉有五原太守督瓚。(唐写本唐韵二沃、姓纂十、广韵二沃、姓解一、宋本古今姓氏书 辩证二沃、容斋五笔一、通志氏族略、姓氏急就篇上)
器案:唐韵「督瓚」作「督?」,姓解作「督琼,一名●」,辩证作「督琼」,姓氏急就篇作「督●」。
仆氏,汉有浑梁侯仆多。(广韵二沃,姓氏急就篇上、卮林四)
器案:「煇梁」当作「煇渠」,煇渠侯仆多见史记建元以来 侯者年表及卫青传 、汉书 功臣侯表及霍去病传 ,功臣侯表「仆多」作「仆朋」,形近之误,姓氏急就篇因之而沿误。頊氏,顓頊之后。(姓纂十、类稿四九)蓐氏,蓐收之后。(宋本古今姓氏书 辩证三烛、类稿四九、路史国 名纪二、通志氏族略)
逯,秦邑也,其大夫氏焉,汉有大司空逯並。(后汉书 郅惲 传 注、唐写本唐韵三烛、通志氏族略、姓解一、宋本古今姓氏书 辩证三烛、类稿四九、路史国 名纪六、合璧事类续二八、姓氏急就篇下)
器案:「大司空」通志作「大司马」,与汉书 王莽传 中合。逯並,见汉书 王莽传 中、翟方进传 及恩泽 侯表、后汉书 郅惲 传 ,唐韵作「逯普」,类稿、合璧事类作「逯石」,俱误。
续氏,汉有续相如。(姓解二)
器案:续相如使西域,封承父侯,见汉书 功臣侯表。
亍氏,河东亍氏,楚有大夫亍衡。(姓解一、古今姓氏书 辩证三六)
濯氏,汉有濯辑。(唐写本唐韵四觉、广韵四觉、姓解一、古今姓氏书 辩证三六、路史国 名纪六、姓氏急就篇上)
郅氏,郅,商时侯国 也,见毛诗,子孙氏焉,汉有济 南太守郅都。(姓纂十、通志氏族略、类稿五0、通鑑注一六)
孙星衍、洪莹校曰:「案:毛诗郅国 未详。」
器案:类稿无「见毛诗」三字,当据 刪。
吉氏,周尹吉甫之后,汉有汉中太守吉恪。(通鑑注六八)
室中姓。(史记高祖功臣表索隱)
单 行本索隱作「窒中」,器案:汉书 功臣侯表亦作「室中」,作「窒」者疑误。姓纂十云:「汉书 艺文志有室中周,著书 十篇,王莽时,室中公避地汉中,汉功臣表清简侯室中同。」
密氏,密康公之后,以国 为 氏。(类稿五0)密须氏,姞姓之国 。(史记周本纪集解引应 劭)
乙氏,汉有南郡太守乙世。(姓解三、古今姓氏书 辩证三六)
屈侯氏,魏贤人屈侯鮒,汉有郎中令屈侯豫。(姓纂十、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辩证三七、路史国 名纪三)述氏,鲁大夫仲述之后。(唐写本唐韵六术、广韵六术、古今姓氏书 辩证三六)
恤氏,鲁有恤由。(姓解一)闕氏,古闕者,官为 姓。承闕党童子之后,纵横家有闕子著书 ,汉有荆州刺史闕翊。(后汉书 献纪注、姓纂十、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辩证三七、合璧事类续二七、姓氏急就篇上、通鑑注汉纪五二)
器案:汉书 艺文志诸子略纵横家:「闕子一篇。」刘 勰新论九流篇作「闞子」,非是。
謁氏,古有謁者官,因以为 氏,汉有汝南太守謁涣(一作「琼」),又张汤 小吏謁居。(广韵十月、通志氏族略、姓解一、古今姓氏书 辩证三七、容斋五笔一、姓氏急就篇上)
器案:后汉书 方术廖扶传 作「謁焕 」,华阳国 志巴志亦作「謁焕 」。
勃氏,宋左师勃之后也,晋有寺人勃鞮。(通志氏族略)
鶡冠氏,楚贤人,以鶡为 冠,因氏焉,鶡冠子著书 。(姓纂十、通志氏族略)通志「贤」误「賨」,「鶡」误「褐」。
器案:汉书 艺文志诸子略道家:「鶡冠子一篇。」本注:「楚人,居深山,以鶡为 冠。」师古曰:「以鶡鸟羽为 冠。」
葛氏,葛天氏之裔,子孙氏焉。夏时葛伯,嬴姓国 也,亦为 葛氏。汉有潁川太守葛兴。(姓纂十、通志氏族略、路史前纪七、合璧事类续十四、翰苑新书 后七、祕笈新书 別三)滑氏,汉有詹事滑典。(唐写本唐韵十四黠、广韵十四黠、姓氏急就篇上、卮林四)
頡氏,苍頡,古之贤人,頡卫,古之贤者。(唐写本唐韵十六、广韵十六、通志氏族略、姓解一、古今姓氏书 辩证三七、姓氏急就篇上)列氏,古帝王列山氏之后,子孙氏焉,郑有隱者列御寇著书 八篇,号列子。(姓纂十,姓解一、宋本古今姓氏书 辩证十七薛、类稿五三、路史后纪八、姓氏急就篇上)
列山氏。(路史后纪四)列僊氏。(路史前纪四)舌氏,越有大夫舌庸。(姓解一)
鄀氏,春秋时鄀国 ,以国 为 氏。(类稿五一)
鐸氏,汉有廷尉鐸政。(姓纂十、通志氏族略)
幕氏,舜祖幕之后,支孙以王父字为 氏,见左传。 (姓纂十、通志氏族略、类稿五一、路史后纪一二、合璧事类续二六、彊识略三三)
落氏,皋落氏,翟国 也,此赤翟別种,以国 为 姓,见左传 ,汉有落下閎,巴郡人,撰太初历 。(姓纂十、通志氏族略、类稿五一)
落下氏,汉有落下閎。(文选公孙弘传 赞注)
作氏,周公之子胙侯,子孙因避地改为 作氏,汉有涿郡太守作显。(姓纂十、通志氏族略、容斋五笔一)
薄氏,卫贤臣薄疑,汉高帝薄夫人生文帝,夫人弟昭,封軹侯,官至车骑將 军,子戎奴嗣。(姓纂十、通志氏族略、类稿五一、合璧事类续二四、通鑑注周纪四)
器案:戎奴见汉书 恩泽 侯表,姓纂作「戍奴」,误。
博氏,汉有博子劳 ,善相马,望出淮南广平。(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辩证三八、类稿五一)器案:辩证作「汉有博劳 吉,善相马」,广韵十九鐸云:「博,又姓,古有博劳 ,善相马也。」疑博劳 即伯乐 之转音。
郭氏,氏於居,城、郭、园、池是也。(广韵十四清)白马氏,微子乘白马朝周,因氏焉。一云,公孙瓚在幽州,乘白马,因以为 氏。(姓纂十、广韵三十五马、通志氏族略、姓解三、宋本古今姓氏书 辩证二十陌、路史后纪十、姓氏急就篇下)
白象氏,白象先生古隱者。(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辩证三九)
白鹿氏,白鹿先生古贤人,著书 。(姓纂十、通志氏族略)
帛氏,楚有帛州黎。(姓解三)伯氏,嬴姓伯益之后,晋大夫伯宗生州犁,仕楚。(姓纂十、类稿五二)
百里氏,秦大夫百里奚之后,其先虞人,家於百里,因氏焉。(通志氏族略)
柏氏,柏皇氏之后,又柏亮父为 顓頊师,柏招帝嚳 师,柏冏 为 周太仆。柏国 在汝南西平县,为 楚所灭 ,子孙以国 为 氏。汉有柏始昌、柏英为 大鸿臚,秦大將 军柏直。(姓纂十、宋本古今姓氏书 辩证二十陌、类稿五二、合璧事类续一三)
器案:柏直乃魏將 ,见汉书 高纪上,此云「秦大將 军」,误。柏始昌见汉书 西南夷传 。
柏成氏,伯成子高,尧 时诸侯也。(通志氏族略)
笮氏,楚有笮伦。(姓解一、姓氏急就篇上、通鑑注汉纪六一)
器案:姓解作「●」,云:「又作『笮』,注在竹部。」赫氏,赫胥氏之后。(姓纂十、类稿五二、路史前纪七)器案:「胥」,姓纂误作「咠 」,类稿误作「骨」,今从 路史。
赫胥氏。(路史前纪七)
获氏,宋大夫猛获之后,以王父字为 氏。(姓纂十、通志氏族略、类稿五二)
鬲氏,偃姓,咎繇后。(水经河水注五引应 劭)
昔氏,周大夫封昔,因氏焉,汉有昔登为 乌 伤 令。(唐写本唐韵十九昔、姓解一、宋本古今姓氏书 辩证二十二昔、通志氏族略、类稿五二、路史国 名纪六、容斋五笔一)
器案:唐韵、姓解「伤 」误「阳」。赤氏,帝嚳 师赤松子之后,见神仙传 ,单 姓赤。(姓纂十、通志氏族略、宋本古今姓氏书 辩证二十二昔、类稿五二)
析氏,齐大夫析归父。(广韵二十三锡)櫟 阳氏,汉景丹封櫟 阳侯,丹曾孙分,避乱陇西,因封为 氏焉。(姓纂四、通志氏族略)器案:姓纂引作『景母封孙阳侯,丹曾孙汾,避乱陇西,因封为 氏』,文多讹误,今据通 志改正;通志『陇西』误作『櫟 阳』。景丹封櫟 阳侯,见后汉书 本传 。
职氏,汉有山阳令职供。(唐写本唐韵卌一职、广韵二十四职、姓解二、宋本古今姓氏书 辩证二十四职、容斋五笔一、姓氏急就篇上)
器案:「供」,广韵、姓解、容斋五笔、姓氏急就篇作「洪」,今从 唐韵及辩证。
嗇 氏,古嗇 夫,子孙因氏焉。(姓纂十、通志氏族略、类稿五二)即氏,汉有单 父令即费,其先食采即墨,因以命氏。(唐写本唐韵卌一职、姓纂十、广韵二十四职、通志氏族略、姓解二、宋本古今姓氏书 辩证二十四职、姓氏急就篇下)
器案:「费」,唐韵作「贵」,广韵、容斋五笔作「卖」,今从 姓纂等作「费」。即墨氏,汉有即墨威为 咸阳令。(姓解二)
稷氏,后稷之后。(唐写本唐韵卌一职)墨夷氏,宋大夫有墨夷须、墨夷皋。(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 辩证四0)
墨胎氏,伯夷之国 也,其君姓墨胎氏。(史记伯夷列传 索隱引应 劭)
北唐氏,晋有高人隱於北唐,因氏焉,汉有北唐子真治京氏易。(急就章注)
器案:姓纂十引英贤传 作「晋有高人越者隱者,隱於北唐,因氏焉,汉有北唐子真治京氏易者」。
习氏,习,国 名,汉有习响为 陈相。(姓纂十、通志氏族略、类稿五三、合璧事类续二六、通鑑注魏纪四、彊识略三三)
袭氏,賨人七姓有袭氏。(姓氏急就篇上)
集氏,汉有外黄令集一。(广韵二十六缉、宋本古今姓氏书 辩证二十六缉、容斋五笔一、姓氏急就篇上、通鑑注魏纪九)
拾补曰:「通鑑注『集』作『习』,疑彼误。」
汲氏,卫宣公太子伋 之后,居汲,因以为 氏。(姓纂十、通志氏族略、类稿五三、合璧事类续二二)沓氏,賨人七姓有沓。(姓氏急就篇上)
纳氏。(急就章注)
叶氏,楚沈尹戌生诸梁,字子高,食采於叶,因氏焉。(姓纂十、通志氏族略、翰苑新书 后七、祕笈新书 別三、合璧事类续二四)
捷氏,邾公子捷菑之后,汉艺文志有捷子二篇,六国 时人。(姓纂十、通志氏族略、类稿五三)
器案:汉书 艺文志诸子略道家:「捷子二篇」本注:「齐人,武帝时说。」王念孙读书杂志以「武帝时说」四字,乃涉下条注「武帝时说於齐王」而误。器案:证以应 氏此文,王说良是。
輒氏,卫出公輒之后,以王父字为 氏,汉有輒终古。(姓纂十、通志氏族略)
器案:姓纂又云:「史记:『钱塘輒终古封御儿 侯。』」孙星衍、洪莹校曰:「案:史记作『辕终古。』」器案:汉书 功臣表、闽粤王传 亦作「辕终古」,此疑误。
荚氏,荚成僖子,晋大夫,见世本。(通志氏族略)
甲氏,太甲之后,一云郑大夫石甲之后。(姓纂十、通志氏族略、类稿五三)
鄴氏,汉有梁令鄴风。(唐写本唐韵卅三业、广韵二十三叶、姓解一、古今姓氏书 辩证四0、类稿五三、姓氏急就篇下、卮林四)

讳篇
汝南主簿应 劭议,宜为 旧君讳,论者皆互有异同。(三国 志吴 书 张昭传 ,注云:「事在风俗通。」)
彭城孝廉张子矫议云:「若君臣不得相袭作名,周穆王讳满,至定王时,有王孙满,厉王讳胡,庄王之子名胡。」(意林)
周广业意林注曰:「三国 志:『张昭字子布,彭城人,弱冠为 孝廉,与王朗共论旧君讳事。』裴松之注云:『时汝南主簿应 劭议,宜为 旧君讳,论者皆互有异同,事在风俗通。昭著论略曰:周穆王讳满,至定王时,有王孙满者为 大夫,是臣协君也。厉王讳胡,庄王之子名胡,其比眾多。』」器案:左传 成公十年疏:「汉末有汝南应 劭作旧君讳议云:『昔者,周穆王名满,晋厉公名寿 满,又有王孙满,是同名不讳。』」「寿 满」,史记晋世家作「寿 曼」,王劭读书 志、史通五行志杂驳篇作「州满」,「州」「寿 」、「曼」「满」,音近相通。左传 成公十年,经、传 及杜注作「州蒲」,释文云:「本或作『州满』。」案作「蒲」者,「蒲」「满」形近之误。
茂才,旧言秀才,避光武讳称茂才。(汉书 武纪元封五年詔注引应 劭)释忌
不举併 生三子。俗说:生子至於三,似六畜,言其妨父母,故不举之也。谨案:春秋国 语:「越王句践,令民生二子者,与之餼;生三子者,与之乳母。」三子不能独养,故与乳母,所以人民繁息,卒灭 强吴 ,雪会稽 之耻,行霸於中国 也。古陆终氏娶於鬼方,谓之女嬇, 是生六子,皆为 诸侯。今人多生三子,子悉成长,父母完安,岂有天所孕育而害其父母兄弟者哉?(意林、御览三六一)
器案:「卒灭 强吴 」,道藏本意林作「遂灭 强吴 ,何害之有」。本书 正失篇:「今俗间多有禁忌,生三子者……以为 妨害父母。」与此可以互证。开元占经一一三引天镜:「妇女一时生三男,不出三年,外国 来 伐;生三女,国 有阴私。」与此文所载俗说,正復 一脉相承。
不举寤生子。俗说:儿 墮地便能开目视者,谓之寤生;举寤生子,妨父母。谨案:春秋左氏传 :「郑武公娶於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因名寤生。」武公老终天年,姜氏亦然,安有妨其父母乎?(御览三六一、西溪丛 话上、困学纪闻六、群碎录)
不举父同月子。俗说:妨父也。谨案:左氏传 :「桓公之子,与父同月生,因名子同。」汉明帝亦与光武同月生。(意林、御览三六一)周广业意林注曰:「后汉书 张奐传 :『武威郡俗多妖忌,凡二月五日生子,及与父母同月生者,悉杀 之。』」器案:东观汉记:「光武皇帝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夜,帝生。」又:「建武四年夏五月甲申,帝(明帝)生。」据 此,则「十二月」、「五月」,必有一误,非「十二」误分「五」为 二,即「五」误合「十二」为 一也。
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故田文生而婴 告其母勿举,且曰:「长与户 齐,將 不利其父母。」(史记孟尝君传 索隱、芦浦笔记一)器案:本书 正失篇:「今俗间多有禁忌,……五月生者,以为 妨害父母。」论衡四讳篇:「四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为 正月、五月子,杀 父与母;不得已举之,父母祸死。」通典六九引田琼四孤议:「有俗人五月生子妨忌之,不举者。」此俱东汉时之言不举五月子者。至具事例,则有如正失篇言田文事者,又有西京杂记言:「王凤以五月五日生,其父欲不举,其叔曰:『以田文推之,非不祥也。』遂举之。」又有世说新语言:「胡广本姓黄,五月五日生,父母恶之 ,置之瓮中,投於江。胡公闻瓮中有儿 啼,取之,养为 己子,遂登三司。」(御览二一、三一引)
不举生鬢须子。俗说:人十四五,乃当生鬢须,今生而有之,妨害父母也。谨案:周书 :「灵王生而有髭,王甚神圣,克修其职,诸侯服享,二世休和。」安在其有害乎?(御览三七四、天中记二二)
不宜归生。俗云:令入衰。案:妇人好以女易他男,故不许归。(意林)
卢文弨曰:「案句末疑脱一『生』字。」周广业注曰:「出嫁女不宜归母家生子。」
宅不西益。俗说:西者为 上,上益宅者,妨家长也。原其所以西上者,礼记:「南向北向,西方为 上。」尔雅曰:「西南隅谓之隩。」尊长之处也。不西益者,难(一作「恐」)动 摇之耳。审西益有害,增广三面,岂能独吉乎?(类聚六四、御览一八0、天中记一四)
器案:淮南人间篇:「鲁哀公欲西益宅,史爭之,以为 西益宅不祥。」许注:「西益宅,筑旧居之西,更为 田宅。」论衡四讳篇:「俗有大讳四:一曰讳西益宅。西益宅谓之不祥,不祥必有死亡。相惧 如此,故世莫敢西益宅。」案:新序杂事五、家语正论解又有「东益宅不祥」之说。
祝、阿不食生鱼。俗说:祝、阿凡有宾婚吉凶大会 ,有异饌,饭食自极至蒸鱼也。(书钞一五一)
俗说:临日月薄蚀而饮,令人蚀口。谨案:日,太阳之精,君之象也,日有蚀之,天子不举乐 。里语:「不救蚀者,出行遇雨。」恐有安坐饮食,重惧 也。(御览八四九)俗说:雷鸣不得作酱,雷已发声作酱,令人腹內雷 鸣。谨案:子路感雷精而生,尚刚好勇,死,卫人醢之,孔子覆醢,每闻雷,心惻 怛耳。(书 钞一四六、开元占经一0二、白帖五、御览一三、八六五、事类赋三、天中记四六)
器案:「作酱」,事类赋作「盖酱」。御览一三引论衡:「子路感雷精而生,尚刚好勇,亲涉卫难,结缨而死;孔子闻而覆醢,每闻雷鸣,乃中心惻 怛。故后人忌焉,以为 常也。」今本论衡四讳篇有云:「世讳作豆酱,恶 闻雷,一人不食,欲使人急作,不欲积家踰至春也。」不知御览所引为 是论衡此篇脱文,抑復 他处佚文也。书 钞一五二引论语说:「子路感雷精而生,尚刚好勇,亲涉卫难,结缨而死;孔子闻而覆醢,每闻雷鸣,乃中心惻 怛。故后人忌焉,以为 常也。」则此亦汉人习传 之说。又案:李济 翁资暇集中云:「人间多取正月晦日合酱,是日偶不暇为 之者,则云时已失,大误也。又案:昔者,王政趋民正月作酱,是日以农事未兴之时,俾民乘此闲隙,备 一岁调鼎之用,故紿云:『雷鸣不作酱,腹中当鸣。』所贵今民不於三二月作酱,恐夺农事也。今不躬耕之家,何必以正晦为 限,亦不须避雷,但问菽趋得法否耳。」盖亦本风俗通为言 。
堪舆书 云:「上朔会 客,必斗爭。」案:刘 君阳为 南阳牧,尝上朔设盛饌,了无斗者。(御览八四九)俗云: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今年有茂才除萧令,五月到官,破日入舍,视事五月,四府所表,迁武陵令。余为 营陵令,正触太岁,主余东北上,余不从 ,在事五月,迁太山守。(意林)钱大昕曰:「『免』似『死』字,或『老』字。」器案:「武陵令」当作「武陵守」,汉有武陵郡无武陵县,「令」字盖涉下文「营陵令」而误;由萧令迁武陵守,正犹劭之由营陵令迁太山守也。北齐书 宋景业传 :「或曰:『阴阳书 :五月不可入官,犯之,卒於其位。』」则此谬说至北齐时犹然。又案:后汉书 赵典传 注:「四府:太尉,司徒,司空,大將 军府也。」
俗说:二人共澡手,令人斗爭。良无异器,当共澡者,其祝曰:「人相爱 ,狗相啮。」言狗斗时,洒 之以水,便自解也。(御览四九六)
坐不移樽。俗说:凡宴饮者,移转樽酒,令人斗爭。(御览四九六、七六一)
器案:「令人斗爭」,御览七六一作「令人讼諍」。
俗说:帷帐 不可作衣,令人病癘。(书 钞一三二、御览七00)
俗说:臥枕户 砌者,鬼陷其头,令人病顛。(白帖三、御览七三九)
钱大昕曰:「『陷』疑『蹈』。案淮南氾 论训云:『枕户 橉 而臥者,鬼神蹠其首。』蹠、蹈义同。」器案:玉篇木部:「楚人呼门限曰橉 。」
五月盖屋,令人头禿。谨案:易、月令,五月纯阳,姤 卦用事,齐麦始死。夫政趣民收获,如寇盗之至,与时竞也。除黍稷,三豆当下,农功最务 ,间不容息,何得晏然除覆盖室寓乎?今天下诸郭皆讳禿,岂復 家家五月盖屋邪?俗化扰扰,动 成讹谬,尼父犹云「从 眾」,难復 缕陈之也。(顏氏家训书 证篇、玉烛宝典五、初学记四、白帖一、御览三一、记纂渊海二、岁华纪丽二、岁时广记三一、书 林事类韵会 五四、群碎录)
器案:酉阳杂俎十一广知:「俗讳五月上屋,言五月人蜕上屋,见影,魂当去。」则此俗讳,至唐代又有所发展。五月五日,不得曝床荐席。(白帖一、岁华纪丽二、记传 渊海二、书 林事类韵会 五四)
器案:御览二二引荆楚岁时记:「俗忌五月曝床荐席。」又引异苑:「新野庾寔尝以五月曝席,忽见一小儿 死在席上,俄失之,其后寔子遂亡。或起於此。」又:「或问董勛 曰:『俗五月不上屋,云五月人脱上屋,见影,魂便亡。』勛 答云:『盖秦时王自为 之,禁夏不得行,汉、魏未改。案月令:仲夏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处台榭。郑玄云:顺阳在上也。今云不得上屋,正与礼反。敬叔云:见死小儿 而禁曝床席。何以异於此乎?俗人月讳,何代无之,但当矫之归於正。』」案玉烛宝典五:「董勋问礼,俗云:五月望,礼有乘高为 良,曰即其义也。世称恶 月者,月令:『仲夏,阴阳爭,死生分,君子斋戒;止声色,节嗜欲。』案异苑:『新野庾寔家常以五月曝荐,忽见一小儿 死於席上,俄失所在,其后寔女子遂亡,故相传 以为 忌。』」宝典与御览引董勋 问礼,互有详略,故並存之,以其可以取证应 说也。
俗说:正月长子解浣衣被,令人死亡。谨案:论语:「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补更小事,何乃成??源其所以,正月之时,天甫淒栗,里语:「大暑在七,大寒在一。」一谓正月也。人家不能羸袍异裳,脱著身之衣,便为 风寒所中,以生疹疾,疹疾不瘳,死亡必矣。或说:正月,臣存其君,子朝其父,九族州閭,礼贤当周,长子务 於告庆,故未以解浣也。谚曰:「正月?,二月初,自?妃女煞丈夫。」不著洁衣,尔后大有俗节戏 笑。(玉烛宝典一)徒不上墓。俗说:新遭刑罪原解者,不可以上墓祠祀,令人死亡。谨案: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曾子病困,启 手足以归全也。」今遭刑者,髡首剔发,身被加笞,新出狴犴,臭秽不洁。凡祭祀者,孝子致斋贵馨香,如亲存也,时见子被刑,心有惻 愴 ,缘生事死,恐神明不歆承,当不上墓耳。(御览六四二)
器案:论衡四讳篇「二曰:讳被刑为 徒,不上丘墓。…实说其意,徒不上丘墓者有二义,义理之讳,非凶恶 之忌也。徒用心以为 先祖全而生之,子孙亦当全而归之。故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开予足,开予手,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曾子重慎,临绝效全,喜免毁 伤 之祸也。孔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弗敢毁 伤 。』孝子怕入刑辟,刻画身体,毁 伤 发肤,少德泊行,不戒慎之所致也!愧负刑辱,深自刻责,故不升墓祀於先。古礼庙祭,今俗墓祀;故不升墓,惭负先人。一义也。墓者,鬼神所在,祭祀之处;祭祀之礼,斋戒洁清,重之至也。今已被刑,刑残之人,不宜与祭供侍先人;卑谦谨敬,退让自贱之意也。缘先祖之意,见子孙被刑,惻 怛憯伤 ,恐其临祀,不忍歆享,故不上墓。二义也。」仲远所通,与仲任之意合。
汝南陈伯敬,行必矩步,坐必儼 然,目有所见,不食其肉。(书 钞一四五、御览三九三、八六三)钱大昕曰:「案:后汉书 郭躬传云 :『司徒河南吴 雄,少时,家贫丧 母,营人所不封土者,择 葬其中,丧 事趣办,不问时日,医巫皆言当族灭, 而雄不顾。司隶校尉下邳赵兴,亦不卹讳忌,每入官舍,輒更缮修馆宇,移穿改筑,故犯妖禁,而家人爵禄,益用丰炽 。汝南陈伯敬者,行必矩步,坐必端●,呵叱狗马,终不言死,目有所见,不食其肉,行路闻凶,便解驾留止,还触归忌,则寄宿乡亭,年老寖滯 ,不过举孝廉;后坐女婿亡吏,太守邵夔,怒而杀 之。时人罔忌禁者,多谈为 证焉。』此条疑风俗通之文,御览所引,即是此事,而词意未完。」器案:论衡辨祟篇:「涂上之暴尸,未必出以往亡;室中之殯柩,未必还以归忌。」则归忌为 当时恶 俗明矣。
服妖(拾补作「灾 异」,云:「续汉书 五行志:『故泰山太守应 劭,给事中董巴、散骑常侍譙周,並撰建武以来 灾 异。』故知当有灾 异一篇。」其余诸家辑佚文者,亦作「灾 异」。器案:苏颂所见意林引作「服妖」,今从 之,並依五行志引序其次第焉。)
桓帝元嘉中,京师妇人作愁眉、啼妆、墮马髻、折腰步、龋齿笑。愁眉者,细而曲折;啼妆者,薄拭目下若啼痕;墮马髻者,侧 在一边;折腰步者,足不任体,龋齿笑者,若齿痛不忻忻。始自梁冀家所为 ,京师翕然皆放效之。天戒若曰:將 收捕冀,妇女忧愁,踧眉將 啼也。(后汉书 梁冀传 注、意林、御览三六五、又四八八)
钱大昕曰:「案『天戒』以下,语意未完,续五行志云:『天戒若曰:兵马將 往收捕,妇女忧愁,踧眉啼泣,吏卒掣顿,折其腰脊,令髻欹斜,虽强语笑,无復 气 味也。』」
延熹中,中常侍单 超、左悺 、徐璜、具瑗、唐衡,在帝左右,纵其奸 慝,时人为 之语曰:「左回天,徐转日,具独坐,唐应 声。」言其信用甚於转圆也。(御览三九三、又四九六)延熹中,京师长者,皆著木屐。妇女始嫁至,作漆画屐,五采为 系。谨案:党事始发,传 诣黄门北寺,临时惶恐,不能信天任命,多有逃亡不就考者,九族拘系,及所过歷,长幼妇女,皆被桎梏,应 木屐像矣。(原本玉篇系部、书 钞一三六、北户 录三、御览六四四、又六九八、倭名类聚钞四、天中记四八)
孝灵帝建寧中,京师长者,皆以苇辟方笥为 妆,其时有识者窃言:苇方笥,郡国 讞篋也,今珍用之,天下皆当有罪,讞於理官也。后党錮皆讞廷尉,人名悉苇方笥中,斯为 验矣。(书 钞一三五、御览七一一、天中记四九)
灵帝好胡服、胡帐 、胡床,京师皆竞为 之;后董卓拥 胡兵掠宫掖。(御览六九九、又七0七、王荆文公诗注三0、净土三经音义二、倭名类聚钞六、事始、古今事物考七、天中记四九)
汉灵帝好胡舞。(书 抄一0七、事始)
灵帝於西园宫中驾四白驴,躬自操轡\,驰驱周旋,以为 大乐 ;於是公卿贵戚转相倣,至乘轩以为 骑从 ,价与马齐。凡人相骂曰死驴,丑恶 之称也。董卓陵虐王室执 政皆如死驴。(意林、御览九0一)
灵帝数 以车骑將 军过拜孽臣內 孽,又赠亡人,显号加於顽凶,印綬汙於腐尸 ;昔辛有睹被发之祥,知其为 戎,今假号云集,不亦宜乎!(续汉书 五行志一注引应 劭)
灵帝时,京师宾婚嘉会 ,皆作魁?,酒酣之后,续以挽歌。魁?,丧 家之乐 ;挽歌,执 紼相偶和之者。天戒若曰:国 家当急殄悴,诸贵乐 皆死亡也。自灵帝崩后,京师坏 灭 ,户 有兼尸 ,虫而相食,魁?挽歌,斯之效乎!(续汉书 五行志一注、御览五五二、事物纪原九)
器案:后汉书 周举传 :「阳嘉六年三月上巳日,商大会 宾客,讌於洛水;举时称疾不往。商与亲暱 ,酣饮极欢,及酒阑倡罢,继以薤露之歌,坐中闻者,皆为 掩涕。」即其事也,可以互证。
桓帝世谣曰:「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鉤,反封侯。」梁冀欲树 幼主,李固欲立清河王,梁冀遂奏李固,死於狱中,曝尸 路边。如鉤,梁冀;如弦,李固。(意林)桓帝之初,京师童谣曰:「车班班,入河间。」言征灵帝者,轮班拥 节,入河间也。(续汉书 五行志一注)
桓帝初,京师谣曰:「游平卖印自有评,不避豪强及大姓。」(通典三九、通考五七)
桓帝之末,京都童谣曰:「茅田一顷中有井,四方纤纤不可整。嚼復 嚼,今年尚可后年譊。」于时,中常侍管霸、苏康,憎疾海內 英哲,与长乐 少府刘 囂 、太常许永、尚书 柳分、寻 穆、史佟、司隶唐珍等,代作唇齿。史佟,左官媮进者也。(续汉书 五行志一注)
京师谣歌曰:「乌 腊,乌 腊。」案:逆臣董卓,滔天虐民,穷凶极恶 ,关东举兵,欲共诛之,转顾望,莫肯先进,处处停兵数 十万,若乌 腊虫相隨,横取之矣。(续汉书 五行志一注)
中平中,京师歌董逃。董卓以董逃之歌,主为 己发,大禁绝之,死者千数 。灵帝之末,礼乐 崩坏 ,赏刑失中,毁 誉无验,竞饰偽 服,以盪典制,远近翕然,咸名后生放声者为 时人。有识者窃言:旧曰世人,次曰俗人,今更曰时人,此天促其期也。其间无几 ,天下大坏也 。(续汉书 五行志一注)器案:古今注中音乐 :「董逃歌,后汉游童所作也。后汉有董卓作乱,率以逃亡。后人习之,以为 歌章;乐 府奏之,以为 儆戒焉」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此董卓字也。青青,暴盛之貌。(意林)
灵帝光和七年,陈留济 阴诸郡,西及成皋、阳武,城郭路边草生,作人状 ,操持矛弩,牛马万状 ,一一备 具。后关东义兵,先起於宋、卫之郊。东郡太守桥 瑁负眾怙乱,陵蔑同盟,忿嫉同类,以殞厥命。陈留、济阴迎助,谓为 离德,弃好即戎,吏民歼之。草妖之兴,岂不或信。(续汉书 五行志二注、后汉书 灵纪注、御览九九四、事类赋二四)
拾补曰:「五行志作『中平元年』。」
夏禹庙中,有梅梁忽一春生枝叶。(御览九七0、事类赋二六)
中平中,怀 陵上有雀万余乱斗杀 ,头县著树 也。(御览九二二)
光和中,雒阳男子夜龙,从 兄阳求腊钱,龙假取繁数 ,颇厌患之;阳与钱千,龙意不满,欲破阳家,因持弓矢射玄武东闕,三发,吏士呵缚,首服。因是遣中常侍、尚书 、御史中丞、直事御史、謁者、卫尉、司隶、河南尹、雒阳令,悉会 发所。劭时为 太尉议曹掾,白公邓盛:「夫礼设闕观,所以饰门,章於至尊,悬 诸象魏,示民礼法也。故车过者下,步过者趋。今龙乃敢射闕,意慢事丑,次於大逆,宜遣主者参 问变状 。」公曰:「府不主盗贼\,当与诸府相候。」劭曰:「丞相邴吉,以为 道路死伤 ,既往之事,京兆、长安,职所穷逐,而住车问牛喘吐舌者,岂轻人而贵畜哉?顾念阴阳不和,必有所害,掾史尔乃悦服,汉书 嘉其达大体。今龙所犯,然中外奔波,邴吉防患大豫,况於已形昭晰者哉?明公既处宰相大任,加掌兵戎之职,凡在荒裔,谓之大事;何有近目下而致逆节之萌者?孔子摄鲁司寇,非常卿也,折僭溢之端,消纤介之渐,从 政三月,恶 人走境,邑门不闔,外收强齐侵地,內 亏三桓之威;区区小国, 尚於趣舍,大汉之朝,焉可无乎?明公恬然谓非己,诗云:『仪刑文王,万国 作孚。』当为 人制法,何必取法於人。」於是公意大悟,遣令史谢申,以铃下规应 掾自行之,还具条奏。时灵帝詔报 ,恶 恶 止其身,龙以重论之,阳不坐。其后,车骑將 军何苗与兄大將 军进部兵,还相猜疑,对 相攻击 ,战 於闕下,苗死兵败 ,杀 数 千人,雒阳宫室內 人烧 尽。龙者,阳类,君之象也;夜者,不明之应 也;此其象也。(续汉书 五行志五注)
洪亮吉四史发伏曰:「盛以中平元年四月为 太尉,至二年五月罢,则龙事当属 中平中,非光和中也。」器案:邓盛字伯能,弘农人,见后汉书桓 纪、灵纪及邓彪、王允等传 。
光和元年,司徒长史冯巡马生胡子,问养马胡苍头,乃奸 此马以生子。(续汉书 五行志五注)
熹平二年六月,雒阳民讹言,虎賁寺东壁中有黄人形容,须眉良是,观者数 万,省內 悉出。劭时为 郎,故往视之,何在其有人也,走漏汙处,腻赭流漉,壁有他剥数 寸曲折耳。谨案:季夏土,黄中行用事,又在壁中,壁亦土也,以见於虎賁寺者,虎賁,国 之祕兵,扞难御侮。必示於东,东者,动 也,言当出师,行將 天下摇动 也。天之以类告人,甚於影响也。(续汉书 五行志五注)
光和四年四月,南宫中黄门寺,有一男子,长九尺,服白衣,中黄门解步呵问:「汝何等人?白衣妄入宫掖。」曰:「我梁伯,夏后,天使我为 天子。」步欲前收取,因忽不见。谨案:尚书 、春秋左传 曰:伯益佐禹治水,封於梁。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龙多归之,帝舜嘉之,赐姓董氏。董氏之祖,与梁同焉。到光熹元年,董卓自外入,因闲乘衅,废帝杀 后,百官总己,号令自由,杀 戮决前,威重於王。梁本安定,而卓陇西人,俱凉 州也。天戒若曰:卓不当专 制夺矫,如白衣无宜兰入宫也。白衣见黄门寺,及卓之末,中黄门诛灭 之际,事类如此,可谓无乎?(续汉书 五行志五注、开元占经一一三、路史后纪八)器案:刘 昭注又引云:「见中黄门曹腾之家。」占经「我梁伯、夏后」作「我梁伯忧」,误以「夏后」二字合为 「忧」字。
灵帝光和二年,洛阳上西门外,女子生儿 ,两 头异肩,四臂共胸,俱以为 不祥,因弃去。朝廷瞀乱,上下无別,二头之象也。(开元占经一一三)丧 祭(苏颂所见意林引有此篇。)礼,臣子无爵謚君父之义也,故群臣累其功美,葬日,遣太尉於南郊告天而謚之。(后汉书 明纪注)
天子新崩,未有定謚,故且称大行皇帝,以別嗣主。(隋书 礼仪志三、通典七九、后汉书 安纪注、文选元皇后哀策文注、合璧事类前六二、癸辛杂识后集、纲目集览五0)
宫车晏驾。谨案:史记曰:「王稽谓范睢曰:『夫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柰何者。一旦宫车晏驾,是事不可知也;君虽恨於臣,是无可奈何。』谓秦昭王以天年终也。」昔周康王一旦晏起,诗人以为 深刺。天子当夜寢早作,身省万机,如今崩殞,则为 晏驾矣。(文选竟陵王行状 注、又恨赋注)
器案:史记范睢传 集解、汉书 天文志注引应 劭说晏驾同。艺文类聚三五、初学记一九引张超誚青衣赋:「周渐將 衰,康王晏起。毕公喟然,深思古道,感彼关雎,德不双侣,得愿周公,妃以窈窕,防微消渐,讽喻君父。孔氏大之,列冠篇首。」以关雎为 刺诗,与应 说合。又案:意林引「秦昭王太后始临朝也」句,疑在「秦昭王以天年终也」句下。
梓宫者,礼,天子敛 以梓器,宫者,存时所居,缘生事亡,因以为 名。凡人呼棺,亦为 宫也。(后汉书 明纪注、文选齐敬皇后哀策文注、又宋孝武宣贵妃誄注、御览五五0、纲目集览一八)
葬之郭北,北首,求诸幽之道。(文选古诗十九首注、又咏怀 诗注)
俗说:凡祭祀先祖,所以求福。方者,兴旭;相者,所以威厉鬼,敺 罔像;方相欲以惊逐鬼魅。(书 钞九二)
器案:续汉书 礼仪志中注、通志礼引汉旧仪:「方相帅百隶及童女,以桃弧棘矢土鼓,鼓且射之,以赤丸五谷播洒 之。」
俗说:亡人魂气 飞扬,故作魌头以存之,言头体魌魌然盛大也。或谓魌头为 触壙 ,殊方语也。(书 钞九二、御览五五二)
器案:魌即荀子非相篇之倛,杨倞注:「倛,方相也。」又引韩侍郎(愈)曰:「四目为 方相,两 目为 倛。」酉阳杂俎十三曰:「世人死者有作伎乐 ,名为 乐 丧 。魌头,所以存亡者之魂气 也。一名苏,衣被苏苏如也;一曰狂阻;一曰触壙 。四目曰方相,两 目曰僛。据 费长房识李娥(一曰「俄」)药丸,谓之方相脑。则方相或鬼物也,前圣设官象之。」
墓上树 柏,路头石虎。周礼:「方相氏,葬日入壙 ,敺 魍象。」魍象好食亡者肝脑,人家不能常令方相立于墓侧 以禁御之,而魍象畏虎与柏,故墓前立虎与柏。或说:秦穆公时,陈仓人掘地,得物若羊,將 献之,道逢二童子,谓曰:「此名为 蝹,常在地中食人脑,若杀 之,以柏东南枝插其首。」由是墓侧 皆树 柏。(封氏闻见记六、事类赋二五、御览九五四、天中记五一)
器案:周礼夏官「敺 魍象」作「敺 方良」,释文:「方良:上音罔,下音两 。」
谨案:礼,臣有大丧 ,三年不呼其门。(御览五四六)
葬小儿 必於道边,伤 其人道未成,故置於道侧 ,使视成人之道也。(书 钞九二)
慎终悼亡。(文选潘安仁悼亡诗注)宫室(苏颂所见意林引有此篇。)论语:「夫子宫墙数 仞。」礼记:「季武子入宫,不敢哭。」由是言之:宫,室,一也。秦、汉已来 ,尊者以宫为 常号,下乃避之云室耳,已前贵贱无別。弟子职曰:「室中握手。」论语曰:「譬如宫墙。」由此言之:宫其外,室其內 也。(意林、御览一七四、初学记二四、营造法式总释上、事物纪原八、急就篇补注三、天中记一三)
顾櫰 三曰:「不敢者,杜氏,非武子,事载檀弓。大抵诸家所引,类多讹脱。」
殿堂宫室,象东井形,刻作荷菱,荷菱,水物也,所以厌火。(类聚六二、六三、文选西京赋注、初学记七、广韵三十二霰、御览一七六、一八八、九七五、礼部韵略三十二霰、释氏要览下、净土三经音义一、嘉泰会 稽志十二、纬略六、王荆文公诗注二九、陶山集六庙制议、埤雅十五、事文类聚续五、倭名类聚钞三、天中记十三)
鲁昭公设两 观於门,是谓之闕,从 门●声。(水经榖水注、营造法式总释上)
屋,止也。(广韵一屋)閈\,城外郭內 里门也。閈\,捍也,言为 人藩屏以捍难也。(御览一八二、天中记十五)
钥施悬 鱼,鱼翳伏渊源,欲令楗闭如此。(御览一八四)
钱大昕曰:「『渊源』疑『深渊』。」
府,聚也,公卿牧守府,道德之所藏;府,私府,赋贿之所聚也。(左传 隱公七年疏、原本玉篇?部、意林、广韵九麌、一切经音义九、四六、通鑑注汉纪七)器案:「赋贿」左传 疏作「财货」,此从 原本玉篇。廷,平也,又正也,言县廷、郡廷、朝廷,皆取平均正直也。(后汉书 郭太传 注、广韵十五青、通鑑注周纪二)
寺,司也,廷之有法度者也,诸官府所止曰寺。光武尝从 皇考至南顿,故识官府寺舍。今尚书 侍御史謁者所止,皆曰寺。故后代道场 及祠宇皆取称焉。(文选吴 都赋注、西征赋注、又刘 楨赠徐榦诗注、又应 瑒与岑文瑜书 注、又在怀 县作诗注、后汉书 光武纪注、和纪注、又张湛传 注、慧苑音义下、玄应 一切经音义十四、五九、礼部韵略七志、通鑑注汉纪二三、又汉纪三五、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大全癸一)
顾櫰 三曰:「案道场 、祠宇,不类仲远语,恐有阑入。」案:道场 、祠宇,仅见礼部韵略及翰墨大全。
皇后居椒房,以椒涂房,取其温 且香也。(文选曹子建求通亲亲表集注残本钞引)器案:后汉书 皇后纪下注引汉官仪:「皇后称椒房,取其蕃实之义也。诗云:『椒聊之实,蕃衍盈升。』」
案:天子有外屏,令臣下屏气 息。(意林)
器案:荀子大略篇:「天子外屏,诸侯內 屏,礼也,外屏不欲见外也,內 屏不欲见內 也。」淮南子主术篇:「天子外屏,所以自障也。」高诱注:「屏,树 垣也。尔雅曰:『门內 之垣谓之树 。』论语曰:『围 君树 塞门。』诸侯在內 ,天子在外,故曰所以自障也。」(据 治要引)
屏,卿大夫以帷,士以帘,稍有弟以自鄣蔽也,示臣临见自整,屏气 处也。(广韵四十静、御览一八五、急就篇补注三)
钱大昕曰:「弟,古第字。」器案:公羊传 庄公三十一年解詁、礼记郊特牲正义、仪礼覲礼疏引礼纬斗威仪:「礼,天子外屏,诸侯內 屏,大夫以帘,士以帷。」说帘帷与此互易。
汉顾成庙设投老鉤栏 。(事文类聚別六、群书 通要己四)
器案:汉书 文纪注引应 劭曰:「文帝自为 庙,制度卑狭,若顾望而成,犹文王灵台,不日成之,故曰顾成。贾谊曰:『因顾成之庙,为 天下太宗,与汉无极。』」又案:古今注上:「枸栏 ,汉成帝顾成庙有三玉鼎、二真金鑪、槐树 ,悉为 扶老枸栏 ,画风云龙角虚於其上。」据 此,则「投老」当为 「扶老」之误;而古今注之「成帝」,则又「文帝」之误也。门户 铺首。谨案:百家书 云:「公输般之水上,见蠡,谓之曰:『开汝匣,见汝形。』蠡適出头,般以足画图之,蠡引闭其户 ,终不可得开,般遂施之门户 ,欲使闭藏当如此周密也。(类聚七四、歷代名画记四、御览一八八、营造法式总释上、演繁露六、日闻录、古今事物考七、天中记五七)
拾补曰:「蠡音螺,『匣』一作『头』,『施』一作『设』。」器案:说文金部:「铺,箸门户 铺首也。」水经渭水注十九:「渭桥 旧有忖留神像,此神尝与鲁班语,班令其人出,忖留曰:『我貌很丑,卿善物容,我不能出。』班於是拱手与言曰:『出头见我。』忖留乃出,班於是以脚画地,忖留觉之,便没水,故置其像於水,惟背以上立。」盖即此神话而异传 。又案:后「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条亦引百家书, 汉书 艺文志诸子略小说有百家百三十九卷,当即此书。 史记五帝本纪:「太史公曰:『百家言黄帝。』」又甘茂传 :「学百家之说。」又范睢传 :「百家之说,吾亦知之。」皆指是书 也。
案世本:「鯀作城、郭。」城,盛也,从 土盛声。郭,大也。(意林、水经河水注二)城之为 言?,郭之为 言廓,谓宽廓?受也。(慧苑华严 音义上)
案:慧琳音义二一载慧苑音义,「?」作「盛」。
郭亦谓之郛,郛者亦大也。(初学记二四、御览一九三、天中记十三)
天子治居之城曰都,旧都曰邑也。(慧苑音义上、又下)汉改邮为 置,置者,度其远近之闲置之也。今吏邮书 传 府督邮职掌此。(后汉书 郭太传注 、续汉书 舆服志上注)器案:汉书 文纪注:「如淳曰。『律说:都吏,今督邮是也,闲惠晓 事,即为 文无害都吏。』」汉曹全碑、中部碑有邮书 掾。
传 舍。案:诸侯及使者有传 信,乃得舍於传 耳。今刺史行部车,号传 车从 事督邮。(意林、文选范云赠张徐州诗注、又任昉哭范仆射诗注、又册 魏公九锡文注)
器案:汉书 平纪注,如淳引律:「诸当乘传 及发驾致传 者,皆持尺五寸木传 信,封以御史大夫印章,其乘传 参 封之。参 ,三也。有期会 累封两端 ,端各两 封,凡四封也。乘置驰传 ,五封也,两 端各二,中央一也。軺传 ,两 马再封之,一马一封也。」
南北曰阡,东西曰陌。河东以东西为 阡,南北为陌 。(原本玉篇?部、史记秦本纪索隱、意林、初学记二四、文选籍田赋注、又曹子建送应 氏诗注、又陆士衡答张士然诗注、又江文通杂体诗注、御览一九五、草堂诗笺三0、朱熹开阡陌辨、困学纪闻十六、通考一、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大全后乙七、天中记十六)
里语云:「越陌度阡,更为 客主。」(文选魏武帝短歌行注、史记秦本纪正义)
阡陌,田间道路也。(纲目集览六)
京师有长寿 街、万岁街、士马街,若此非一。街者,?也,离也,四出之路,?离而別也。(意林、御览一九五、广韵十三佳)「士马」下原脱「街」字,今据孙詒谷校补。后汉书 刘 隆传 :「吏不肯服抵,言於长寿 街上得之。」
菀,蕴也,言薪蒸所蕴积也。(意林、初学记二四、御览一九六、锦\绣万花谷別二四、天中记十五)
拾补曰:「『菀』与『苑』同。」器案:锦\绣万花谷作「苑」。荀子富国 篇杨 倞注:「宛读为 蕴,暑气 也。」囿者,畜鱼鱉之处也。囿犹有也。(御览一九六、天中记十五)
园,援也,从 囗,袁声,四皓园公,亦本园者。(御览八二四)
秦筑长城,土皆紫色,谓之紫塞。南徼土色丹,谓之丹徼。塞者,壅塞夷、狄也。徼,绕也。(事文类聚別六,群书 通要己四、纲目集览九)
器案:古今注上:「秦所筑长城,土色皆紫,汉亦然,故云紫塞也。塞者,塞也,所以拥 塞夷、狄也。南方徼色赤,故谓之丹徼。徼,绕也,所以绕逆蛮、夷,使不得侵入中国 也。」池者,陂池,从 水也声。(左传隱公三年正义)
孙子云:「金城汤 池而无粟者,太公、墨翟,不能守之。」(意林)
孙子有金城汤 池之说,后人因此开地为 池,以养鱼鱉。(书 钞一五九、初学记七、事文类聚续九、事物纪原八)海,一云朝夕池,一云天池,亦云大壑、巨壑。(初学记六)
市井(苏颂所见意林引有此篇。)
井,法也,节也,言法制居人,令节其饮食,无穷竭也。久不渫涤 为 井泥,易云:「井泥不食。」不停污曰井渫,易云:「井渫不食。」涤 井曰浚井,水清曰洌井,易云:「井洌寒泉。」甃,聚砖修井也,易云:「井甃无咎。」(书 钞一五九、初学记七、御览一八九、营造法式总释下、记纂渊海八、草堂诗笺十六、天中记一0)
雍丘县夏后公祠有神井,能致雾。(锦\绣万花谷后二)
器案:「夏后公祠」语有误。
市,恃也,养赡老少,恃以不匱也。亦谓之市井。俗说:市井者,谓至市鬻卖者,当於井上洗濯,令其物香洁,及自严 饰,乃到市也。谨案:春秋井田记:「人年三十,受田百亩,以食五口,五口为 一户 ,父母妻子也。公田十亩,庐舍五亩,成田一顷十五亩,八家而九顷二十亩,共为 一井。庐舍在內 ,贵人也;公田次之,重公也;私田在外,贱私也。井田之义:一曰无泄地气 ,二曰无费一家,三曰同风俗,四曰合巧拙,五曰通财货。因井为 市,交易而退,故称市井也。」(诗陈风东门正义、后汉书 循吏刘 宠传 注、初学记二四、御览一九一、八二七、事文类聚续三、合璧事类別十、文昌杂录五、草堂诗笺十八田舍注、天中记十六)
公羊传 宣公十五年解詁:「是故圣人制井田之法而口分之,一夫一妇受田百亩,以养父母妻子,五口为 一家,公田十亩,即所谓十一而税也。庐舍二亩半。凡为 田一顷十二亩半,八家而九顷,共为一 井,故曰井田。庐舍在內 ,贵人也;公田次之,重公也;私田在外,贱私也。井田之义:一曰无泄地气 ,二曰无费一家,三曰同风俗,四曰合巧拙,五曰通财货。因井田以为 市,故俗语曰市井。」当亦本春秋井田记为说。市者,百步为 亩,秦孝公以□百卌步为 亩,半为廛 也。(原本玉篇?部)
器案:慧琳音义七七引风俗通云:「秦孝公以二百四十步为 亩。」(详下篇)则此条闕文当是「二」字。数 纪(拾补作「论数 」,云:「御览引风俗通论数 曰:『踦者,奇也。』论数 当是篇名。」钱大昕、严 可均说同。器案:苏魏公集校风俗通义题序作「数 纪」,今从 之,应 氏亦自言「其数 可纪」也。)
十十谓之百,十百谓之千,十千谓之万,十万谓之亿,十亿谓之兆,十兆谓之经,十经谓之垓,十垓谓之秭,十秭谓之选,十选谓之载,十载谓之极:有物者有事者,纪於此矣,过此往者,则其数 可纪,其名未之或闻也。夫数 ,一为 特、侯、奇、只,二为 再、两 、偶、双,三为 参 ,四为 乘。(术数 纪遗注、原本玉篇系部、慧琳一切经音义三、六、九、十六、二七、三0,玄应 一切经音义三、六,妙法莲华经释义上、御览七五0)
器案:慧琳音义二七、三0,玄应 音义六「经」作「京」。又慧琳音义二七、三0、玄应 音义三、六引「垓」下尚有「垓犹大数 也」五字。拾补云:「『秭』本讹『捕』,下同。案孙子算经改;但下云:『京生秭,秭生垓。』又不同。」又云:「『侯』疑。」
千生万,万生亿,亿生兆,兆生京,京生秭,秭生垓,垓生壤,壤生沟 ,沟 生涧 ,涧 生正,正生载。载,地不能载也。(翻译名义集三、广韵五旨)
贾谊书 曰:「数 度之遗,以六为 法。数 度之始,始於微细。有形之物,莫细於豪,是故立一豪以为 度,十豪为 发,十发为 釐,十釐为 分,十分为 寸,十寸为 尺,备 於六,故先王以为 天下用也。」(御览七五0)
涉始於足,足率长十寸,十寸则尺,一跃三尺,法天地人,再跃则涉。(文选四子讲德论注、急就篇补注三)
器案:后汉书 赵典传 :「於易:『一为 过,再为 涉,三而弗改,灭 其顶,凶。』」注:「易大过上六曰:『过涉灭 顶,凶。』」涉义与此同,拾补作「步」,非是。
八尺曰寻 ,倍寻 曰常。(史记屈贾列传 集解及汉书 贾谊传 注引应 劭)
秦孝公以二百四十步为 亩,五十亩为 畦。(慧琳一切经音义七七)

踦者、奇也,履舄之一也。(御览六九七)銖六则锤,锤,暉也;二锤则錙,錙,炽 也,二錙则两 也。(慧琳音义一00、玄应 音义二0、七五)
圭,自然之形,阴阳之始也,四圭曰撮,三指撮之也。(汉书 律歷志上注引应 劭)
十黍为 絫,十絫为 一銖。(同上)
斛者,角也。庾,三斛四斗;秉,二十四斛。(御览八三0)
新秦(苏颂所见意林引有此篇)
秦昭王听田贵之议,遣李冰为 蜀郡太守,开成都两江 ,溉田万顷,无復 水旱之灾 ,岁大丰熟。江水有神,岁取童女二人以为 妇,不然,为 水灾 。主者白出钱百万以行聘,冰曰:「不须,吾自有女。」到时,装饰其女,当以沈江水,径 至神祠,上神坐,举酒酹曰:「今得傅九族,江君大神,当见尊顏,相为 进酒。」冰先投杯,但澹澹不耗,冰厉声曰:「江君相轻,当相伐耳。」拔剑 ,忽然不见,良久,有两 苍牛斗於岸旁,有闲,冰还,流汗,谓官属 曰:「吾斗大极,当相助也,若欲知我,南向腰中正白者,我綬也。」主簿乃刺杀 北面者,江神遂死,后无復 患。蜀人慕其气 决,凡壮 健者,因名冰儿 。(水经江水注一、类聚九四、书钞七四、一五六、史记河渠书 正义、事类赋二二、御览二六二、六八二、八八二、八九九、大事记解题四、纪纂渊海九八、天中记九、七国 考二)器案:太平广记二九一、三一三引成都记,与此同。
秦昭王听田贵之议,以李冰为 蜀守,开成都两 江,造兴溉田,万顷以上,始皇得其利以併 天下,立其祠也。(书 钞七四)秦政并吞六国 ,苞宇宙之弘敞。(文选齐敬皇后哀策文注)
秦相赵高,指鹿为 马,束蒲为 脯,二世不觉。(文选西征赋注、天中记四六)
陆贾新语辨惑:「秦二世之时,赵高驾鹿而从 行,王曰:『丞相何为 驾鹿?』高曰:『马也。』王曰:『丞相误邪?以鹿为 马也!』高曰:『乃马也。陛下以臣之言为 不然,愿问群臣。』於是乃问群臣,群臣半言马,半言鹿。」文选潘岳西征赋:「野蒲变而为 脯,苑鹿化以为 马。」张铣注:「赵高欲为 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以蒲为 脯,以鹿为 马,献于二世,群臣言鹿言脯者皆诛之。」书 钞一四五引古今注:「秦二世时,丞相赵高用事,乃先献蒲脯、鹿马,以验群臣也。」金楼 子箴戒篇:「秦二世即位,自幽深宫,以鹿为 马,以蒲为 脯。」狱法(苏颂所见意林引有此篇)
谨案:律者,法也。皋陶謨:「虞始造律。」萧何成以九章,此关诸百王不易之道也。时主所制曰令,汉书 :「著于令甲。」夫吏者,治也,当先自正,然后正人,故文书 下「如律令」,言当承宪履绳墨,动 不失律令也。(唐律疏议名例篇、文选陈琳檄豫州文注,类聚五四、书 钞四五、翻译名义集四、御览六三八、事始、事物纪原十、考古质疑四、演繁露二、路史后纪七、玉海六五、书 林事类韵会 一00、吏学指南)拾补曰:「『关诸』二字疑,书钞无。」器案:「此关」二字,书 林事类作「比开」。
汉令:「蛮、夷、戎、狄,有罪当殊。」殊者,死也。(史记苏秦传 集解)
易:「噬嗑为 狱。」狱,十月之卦,从 犬言声,二犬,亦所以守也。廷者,阳也,阳尚生长。狱者,阴也,阴主刑杀 。故狱皆在廷北,顺其位。诗云:「宜犴宜狱。」犴,司空也。周礼:「凡万民之有罪过,未离於法者,桎梏以上,坐诸嘉石,役诸司空。」令平易道路也。(意林、御览六四三)
拾补曰:「意林云:『狱字,二犬守,言无情状 ,犬亦得之。』与此所引小异。」器案:今诗小雅节南山作「宜岸宜狱」,释文:「『岸』,韩诗作『犴』。」三家诗字多同,此亦鲁诗也。说文:「狱,司空也。」汉书 儒林王式传 :「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书 乎?』」服虔注曰:「道家以儒法为 急,比之於律令也。」案汉以司空主狱,故贾谊亦云「输诸司空」也。
周礼:「三王始作狱。」夏曰夏台,言不害人,若游观之台,桀拘汤 是也。殷曰羑里,言不害人,若於閭里,紂拘文王是也。周曰囹圄,囹、令,圄、举也,言令人幽闭思愆,改恶 为 善,因原之也。今县官录囚,皆言举也。(意林、玉烛宝典二、初学记二0、慧琳一切经音义六、希麟续一切经音义二、御览六四三、事物纪原十、海录碎事二一、书 林事类韵会九 0、古今事物考八)
案:汉书 礼乐 志注引应 劭曰:「囹圄,周狱名也。」
自辛为 罪,令其辛苦忧之也。秦皇谓罪字似皇,故改为 罪。(意林、御览六四一)
盗,逃也,言其昼伏夜奔,逃避人也。(诗小雅南山之什巧言疏)
囚,遒也,言辞穷情得,以罪诛遒也。礼:「罪人窴诸圜土。」故囚罪人置诸圆土,故囚字为 囗中人,此其象也。(意林、初学记二0、御览六四二)械,戒也,所以警戒,使为 善也。桎,实也,言其下垂至地,然后吐情首实。(御览六四四)
顷者,廷尉多墙面,而苟充兹位;治书 侍御史,不復 平议讞当纠纷,岂一事哉!里语曰:「县官漫漫,冤死者半。」昔在清平之世,使明恕君子,哀矜折狱,尚有怨言,况在今时耶!(意林、御览二二六、四九六、职官分纪一四、翰苑新书 二二)
意林注云:「应 劭三国 时人,当时有此语。」拾补曰:「『冤』,意林作『怨』。」器案:御览四九六亦作『怨』。「冤」六朝、唐人別字作「惌 」,故「冤」多讹「怨」。
折当(苏颂所见意林引有此篇)
目录云:「泰山太守臣劭再拜上书 曰:『秦皇焚书坑 儒,六艺缺亡;高祖受命,四海乂安,往往於壁柱石室之中,得其遗文,竹帛朽裂,残闕不备 。至国 家行事,俗间流语,莫能原察;故三代遣輶轩使者,经绝域,採 方言,令人君不出户 牖而知异俗之语耳。』」(苏颂苏魏公文集六六校风俗通义题序)
苏颂曰:「此其自敘 如此,势 当在卷首或卷末,今乃云第十,以此又知庾、马所载篇第,未必当然。」
汝南王叔汉,父子方,出游二十余年不还,叔汉作尚书 郎,有人告子方死於汝南,即遣兄伯三往迎丧 ,叔汉即发哀,詔书 賻钱二十万。即而子方从 苍梧还,叔汉诣闕乞纳賻钱,受虚妄罪。灵帝詔將 相大夫会 议之,博士任敏议云:「凡人中寿 七十,视父同儕亡,可制服也。子方在远,人指其处,不可验也,罪不可加焉。」詔书 :「还钱,復 本官。」(意林)济 北李登,为 从 事史,病,得假归家,復 移刺延期,后被召,登自嫌不甚羸瘦,谓双生弟寧曰:「我兄弟相似,人不能別,汝差类病者,代我至府。」寧曰:「府君大严 ,得毋不可。」登曰:「我新吏耳,无能识者,我自行见主,必死。」寧诣府,主不辨,后为 人所言,事发觉,时相弊久,弟大怒曰:「济 北尔乃欲相为也 。」遂杀 登。(书 钞三二、御览六三四)陈国 张伯喈,弟仲喈妇炊於灶下,至井上,谓伯喈曰:「我今日妆寧好不?」伯喈曰:「我伯喈也。」妇大惭愧。其夕时,伯喈到更衣,妇復 牵 伯喈曰:「今旦大误,谓伯喈为 卿。」答曰:「我故伯喈也。」盖亲密无过夫妇,然尚如此,况於初未相见而责先识之乎?(类聚三二、御览三九六、四九一、类说三六、渊海五八、黄山谷蜡梅诗任注)
器案:「喈」,一作「阶」,一作「偕」。暌车志载向汲事同。
陈留有富室翁,年九十无子,取田家女为 妾,一交接,即气 绝;后生得男,其女诬其淫佚有儿 ,曰:「我父死时年尊,何一夕便有子?」爭财数 年不能决。丞相邴吉出殿上决狱,云:「吾闻老翁子不耐寒,又无影,可共试之。」时八月,取同岁小儿 ,俱解衣裸之,此儿 独言寒;復 令並行日中,独无影。大小叹息,因以财与儿 。(意林、书 钞三六、四四、御览三八八、八三六、职官分纪三、合璧事类前三二、锦\绣万花谷前十八、群书 类编故事六、古今事物考一、天中记二三、稗史汇 编七四)
器案:通典一六八、折狱龟鑑三亦载此事,不言出何书 。沛郡有富家公,资二千余万,小妇子年裁数 岁,顷失其母,又无亲近,其大妇女甚不贤;公病困,思念恶 爭其财,儿 判不全,因呼族人为 遗令云:「悉以财属 女,但遗一剑 与儿 ,年十五,以还付之。」其后儿 大,姊不肯与剑 ,男乃诣郡自言求剑 。谨案:时太守大司空何武也,得其辞,因录女及,省其手书 ,顾谓掾史曰:「女性强梁,復 贪鄙,其父畏贼\害其儿 ,又计小儿 正得此财,不能全护,故且俾与女,內 实寄之耳,不当以剑 与之乎?夫剑 者,亦所以决断 也;限年十五者,度其子智力足以自活,此女必不復 还其剑 ,当闻县官,县官或能证察,得以见伸展也。凡庸何能思虑强远如是哉!」悉夺取财以与子,曰:「弊女恶 温 饱十五岁,亦以幸矣。」於是论者乃服,谓武原情度事得其理。(书 钞四四、又一二二、御览六三九、八三六、折狱龟鑑八、棠阴比事下、困学纪闻十二)
器案:通典一六八亦载此事。
南郡讞:「女子何侍为 许远妻,侍父何阳,素酗酒,从 远假求,不悉如意,阳数 骂詈,远谓侍:『汝公復 骂者,吾必揣之。』侍曰:『共作夫妻,柰何相辱,揣我公者,搏若母矣。』其后阳復 骂,远遂揣之。侍因上堂搏姑耳三下。司徒鲍宣决事曰:『夫妇所以养姑者也,今自辱其父,非姑所使;君子之於凡庸,尚不迁怒,况所尊重乎?当减死论。』」(书钞一二0、御览八四六)陈国 有赵祐者,酒后自相署,或称亭长、督邮;祐復 於外骑马將 絳幡,云:「我使者也。」司徒鲍宣决狱云:「骑马將 幡,起於戏 耳,无它恶 意。」(书 钞一二0、御览八四六)
汝南张妙会 杜士,士家娶妇,酒后相戏 ,张妙缚杜士,捶二十下,又悬 足指,士遂至死。鲍昱决事云:「酒后相戏 ,原其本心,无贼\害之意,宜减死。」(意林、御览八四六)
周广业意林注曰:「昱字文泉,永平年汝南太守,后为 司徒,奏定辞讼七卷,决事都目八卷,后书 有传 。」又曰:「案抱朴子(疾繆篇)云:『俗有戏 妇法,於稠眾中,问以丑言,或蹙以楚挞 ,系脚倒悬 ,酒客酗醟,不知限齐,至有踒折支体者,非峻刑不能止也。』观张妙之事,则汉末已然,薄俗成风,可叹也。」器案:群书 治要引仲长统昌言:「今嫁娶之会 ,捶杖以督之戏 謔,酒醴以趣之情欲,宣淫佚于广眾之中,显阴私於族亲之闲,污风诡俗,生淫长?,莫此之甚,不可不断 者也。」仲、应 二氏所言,实后世闹房恶 俗之由始。临淮有一人,持一匹縑到市卖之,道遇雨而披戴,后人求共庇荫,因与一头之地;雨霽,当別,因共爭斗,各云:「我縑。」诣府自言,太守丞相薛宣劾实,两 人莫肯首服,宣曰:「縑直数 百钱耳,何足纷纷,自致县。」呼骑吏中断 縑,各与半;使追听之。后人曰:「受恩。」前撮之。縑主称冤不已。宣曰:「然,固知当尔也。」因结责之,具服,俾悉还本主。(意林、白帖十三、御览四九六、六三九、八一八、折狱龟鑑六、渊海六四、天中记二七)器案:通典一六八、棠阴比事下俱载此事。
汝南陈公思,为 五官掾,王子祐为 兵曹,行会 食下亭。子祐曾以官事考杀 公思叔父斌,斌无子,公思欲为 报 仇,不能得,卒见子祐,不胜 愤怒,便格杀 之,还府归死。时太守太傅胡广,以为 招罪人也,陈公思追念叔父,仁勇愤发,手刃仇敌 ,自归司败 ,便原遣之。(书 钞七七、御览四八二)
潁川有富室,兄弟同居,两 妇皆怀 任,数 月,长妇胎伤 ,因闭匿之;产期至,同到乳舍,弟妇生男、夜因盗取之,爭讼三年,州郡不能决。丞相黄霸出坐殿前,令卒抱儿 ,去两 妇各十余步,叱妇曰:「自往取之。」长妇抱持甚急,儿 大啼叫;弟妇恐伤 害之,因乃放与,而心甚自悽 愴 ,长妇甚喜。霸曰:「此弟妇子也。」责问大妇,乃伏。(意林,书 钞四四、御览三六一、六三九、折狱龟鑑六、棠阴比事上、天中记二七)
平原郡讞:「胡谭取周碧为 妻,谭阴阳不属 ,令碧与李方、张少奸 通,冀得其子。」(类聚三五)
巴郡宋迁,母名静,往阿奴家饮酒,迁母坐上失气 ,奴谓迁曰:「汝母在坐上,何无仪適?」迁曰:「肠痛,误耳,人各有气 ,岂止我母。」迁骂奴,奴乃持木枕击 迁,遂死。(御览八四六)
扶风苏不违父为 司隶李暠 所逮,暠 迁司农,不违穿府北垣,径 上听事,听暠 臥具,暠 一宿数 迁。(御览七0八、天中记四六)
器案:不违父苏谦为 司隶李暠 所逮,死狱中,见后汉书 苏不韦传 。不违即不韦,犹吕 不韦一作吕 不违也。
恕度(苏颂所见意林引有此篇)
汝南周霸,字翁仲,为 太尉掾,妇於乳舍生女,自毒无男,时屠妇比臥得男,因相与私货易,裨钱数 万。后翁仲为 北海相,吏周光能见鬼,署为 主簿,使还致敬於本郡县,因告光曰:「事讫,腊日可与小儿 俱上冢,去家经十三年,不躬烝尝,主簿微察知,相先君寧息,会 同饮食忻娱 否?」往到於冢上,郎君沃酹,主簿俛伏在后,但见屠者弊衣蠡结,踞神坐,持刀割肉,有五时衣带 青墨綬数 人,彷徨阴堂东西?,不敢来 前。光怪其故,还至,引见,问之,乞屏左右,起造於膝前,白事状 如此。翁仲曰:「主簿出勿言。」因持剑 上堂,问嫗:「女何以养此子?」嫗大怒曰:「君常言儿 体质声气喜 学似我,老公欲死,为 作狂语。」翁仲具告之,曰:「祀祭如此,不具服,子母立截。」嫗辞穷情竭,泣涕具陈其故。时子年已十八,呼与辞决曰:「凡有子者,欲以承先祖,先祖不享血食,无可奈何。」自以衣裘僮仆车马迎取其女;女嫁为 卖?子妇,后適安平李文思,文思官至南阳太守。翁仲便养从 弟子熙,为 高邑令。神不歆非类,明矣,安得养他人子乎?(意林、书 钞一四四、御览三六一、八八三、太平广记三一七)拾补曰:「『蠡结』即『螺髻』。」案道藏本意林作「襤缕」。
赵孝以父田禾將 军任为 郎,每告归,白衣步担 。尝从 长安还,欲止邮亭;亭长闻孝当过,洒 扫 待之。孝既到,长不肯內 ,因问曰:「田禾將 军子何时到?」孝曰:「寻 到矣。」显宗皇帝闻孝名,詔拜諫议大夫,迁卫尉。(广博物志十六)
器案:此全本后汉书 赵孝传 ,疑广博物志误引。
將 作大匠陈国 公孙志节,有苍头地余年十七,情性聪惠,仪状 端正,工书 疏。志节为 户 曹史,令地余归取资用,因持车马亡去,到丹阳,自云姓王名斌,字文高,遂留为 诸曹史。志节拜扬州刺史,郡选曹史衣冠子弟,皆出斌下,乃用之。斌乞屏左右,叩头涕洟 ,曰:「斌即明使君地余也。」斌后为 苍梧太守。(类聚三五、初学记十九、御览四八二、五00、天中记十九、广博物志十七)
杨 范,字文端,齐人。齐、宋之乱,母在贼\中,採 椹藏於地,夜取之进母,如是非一。忽於地中得米十斛,上有字云:「米十斛,赐孝子杨 范,以资给母。」(御览四一一、天中记二四、五一)
情遇(苏颂所见意林引有此篇)
百里奚为 秦相,堂上作乐 ,所赁澣 妇,自言知音,呼之,搏髀援琴,抚 絃而歌者三。其一曰:「百里奚,五羊皮,忆別时,烹伏雌,炊扊 ?,今日富贵忘我为 。」其二曰:「百里奚,初娶我时五羊皮,临当別时烹乳鸡,今適富贵忘我为 。」其三曰:「百里奚,百里奚,母已死,葬南谿,坟以瓦,覆以柴,舂黄藜,搤伏鸡,西入秦,五羖皮,今日富贵捐我为 。」问之,乃其故妻,还为 夫妇也。(书 钞一二八、乐 府解题、乐 府诗集六0、事类赋十一、御览五七二、群书 通要乙二、古诗纪四)
器案:又见汉书 邹阳传 注引应 劭。
司农黄昌为 蜀郡太守,得所失妇,便为 正室,使后妇下之。(通典八九虞眕议引)
器案:后汉书 酷吏传 、书 钞七六引谢承汉后书 、御览三七二引会 稽典录,水经沔水下注:「江水又东逕黄桥 下,临江有汉蜀郡太守黄昌宅,桥本 昌创建也。昌时为 州书 佐,妻遇贼\相失,后会 於蜀,復 修旧好。」
河南平阴庞俭,本魏郡鄴人,遭仓卒之世,亡失其父,时俭三岁,弟纔繈抱耳,流转客居庐里中,凿井,得钱千余万,遂温 富。俭作府吏,躬亲家事,行求老苍头谨信属 任者,年六十余,直二万钱,使主牛马耕种。有宾婚大会 ,母在堂上,酒酣,陈乐 歌笑。奴在灶下助厨,窃言:「堂上老母,我妇也。」客罢,婢语次,说:「老奴无状 ,为 妄语,所说不可道也。」穷詰其由,母谓婢试问其形状 ,奴曰:「家居鄴时,在富乐 里宛西,妇艾氏女,字阿横,大儿 字阿痴,小儿 曰越子,时为 县吏,为 人所略卖。阿横右足下有黑子,右腋下赤誌如半櫛 。」母曰:「是汝公也。」因下堂相对 啼泣:「儿 妇前,为 汝公拜。」即洗浴身,见衣被,遂为 夫妇如初。俭子歷二千石刺史七八人。时人为 之语曰:「庐里诸庞,凿井得铜,买奴得公。」子孙羞之,言:「我先人初居庐里者兄弟二人,家买奴得公尔。」(类聚三五、白帖六、初学记十八、事类赋十、御览一八九、四七二、五00、八三六、蒙求旧注下、合璧事类外六一、天中记十七)
蜀郡任嘉,年三四岁时,父腾,为 诸生,於汉中就师,有盗贼\,道路断 绝,蜀亦覆没,转客长沙,为 州郡吏;后嘉为 长沙太守,腾为 奏曹掾,默知嘉实其子也,嘉母语次谓嘉曰:「奏曹任掾,则汝父也,但差老耳。」嘉曰:「天下岂独蜀有一任,夫人何以老更生邪意?」母曰:「咄,我守养汝数 十年,无嫌讥,岂以垂没更失计哉?顾实真父,不可弃捐。」后嘉问掾:「声音何类太守?何州里邪?」掾曰:「本犍为 武阳人,蓬转流宕到此。」母察审諦,又识左耳前赘,因出抱持,对之 流涕。嘉自拔榻,歔欷哽咽。(御览二五九、天中记三四)
陈留太守泰山吴 文章,少孤,遭忧衰之世,与兄伯武相失,別二十年,后相会 下邳市中,爭计共斗,伯武殴 文章,文章欲报 击 之,心中悽 愴 ,手不能举,大自怪也,因投杖於地,观者咸笑之;更相借问,乃亲兄也,相持涕泣。观者復 曰:「兄校弟,不得报 兄。」向者所笑,乃其义也。(御览五一六、八二七、东坡物类相感志卷四、类林一下)器案:水经泗水注:「昔泰山吴伯 武,少孤,与弟文章相失二十余年,遇於县市,文章欲殴 伯武,心神悲慟,因相寻 问,乃兄弟也。」
辑事(苏颂所见意林引有此篇)
彭祖寿 年八百岁,犹恨唾远。(御览三八七)
器案:楚辞天问王逸注:「彭鏗即彭祖,……至七百岁,犹曰:『悔不寿 ,犹恨杖晚而唾远。』」
荆鱉令死,尸隨水上,荆人求之,不得也。鱉令至岷山下,已復 生起,见蜀望帝,帝使鱉令凿巫山,然后蜀得陆处。望帝自以德不如,以国 禪与鱉令,为 蜀王,号曰开明。(御览五六)
拾补曰:「案:怪神篇虽有鱉令事,而语不详,当別为 一条。」器案:水经江水注一引来 敏本蜀论:「荆人鱉令死,其尸隨水上,荆人求之不得,鱉令至汶山下復 生起,见望帝,——望帝者,杜宇也,从 天下女子朱利,自江源出为 宇妻,遂王於蜀,号曰望帝。——望帝立以为 相。时巫山峡而蜀江不流,帝使鱉令凿巫峡道水,蜀得陆处,望帝自以德不若,遂以国 禪,号曰开明。」又案:后汉书 张衡传 注、文选思玄赋注、事类赋六、御览八八八、九二三引扬雄蜀王本纪:「荆人鱉令死,其尸流亡,隨江水上,至郫,遂活,与望帝相见,望帝以为 相。时玉山出水,若尧 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鱉令决玉山,民得安处。鱉令治水,去后,望帝与其妻通,惭愧,自以德薄,不如鱉令,乃委国 授之而去,如尧 之禪舜。鱉令即位,号曰开明帝。」据 此,则「巫山」当是「玉山」之误。华阳国 志蜀志言「开明决玉垒 山以除水害」,玉山即玉垒 山也。蜀中名胜 记八:「金堂,峡口,相传 鱉令所凿。」读史方舆纪要:「金堂县,县东二十里,高山拱峙,河流其中,相传 望帝鱉令所凿,宋转运\使韩琦续修之,以通舟楫,亦曰峡口。」四川通志十从 之。齐人不食而死也。(御览八四七引檀弓黔敖事,注引风俗通此文)
器案:愆礼篇言:「昔黔敖忽於嗟来 ,然君子犹以为 其嗟可去,谢可食。」亦本檀弓为言 。
伯鱼之生適有馈孔子鱼者,嘉以为 瑞,故名鲤,字伯鱼。(御览九三五、事类赋二九)
吴 王夫差,大败 齐于艾陵,还,诛子胥,取其身流之江,抉其目东门,曰:「使汝视越之人吴 也。」(匡谬正俗八)
吴 王夫差羞见子胥,以帛幕面而死,故后人因之制面衣,以为 常则也。(事物纪原九、事始)
天下之女白,不如越谿之女肌皙。(杜甫纳凉 遇雨诗注)
器案:杜甫壮 游诗:「越女天下白。」当亦本此。
潁川张钦孟孝,吴 、楚反,与亚夫常为 前锋,陷陈溃 围 ,傍人观曰:「壮 哉此君!」钦闻自矜,遂死军。(御览三八六)
汝南周勃,辟太尉清詔,使荆州。(后汉书 第五种传 注、通鑑五四注)
器案:第五种传 :「永寿 中,以司徒掾清詔,使冀州。」李贤注引风俗通此文,並释之曰:「盖三公府有清詔员,以承詔使也。」又范滂传 :「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 清詔使,案察之。」
武帝广开献书 之路,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 以官禄,讫於元始,百有余年,书 积如丘山,传 业浸眾,枝叶繁滋,经说百万言,盖利禄之路然也。(御览六0七)
文选为 范始兴求立太宰碑表注引七略:「孝武皇帝敕公孙弘广开献书 之路,百年之间,书 积如丘山。」此文本之。
张仲春,武帝时人也,善雅歌,与李延年同时,每奏新歌,莫不称善,然不知休息,终至於败 亡,以諭人之进退,当有节奏。(御览五七二)
昭帝时,大官上食,羹中有发,切中有土,令丞坐不谨敬,皆论。(御览八六一、天中记四六)徐友兰曰:「疑『饭』烂为 『切』。」昭帝时,蒙人焦贡为 小黄令,路不拾遗。詔迁贡,百姓挥涕守闕,求索还贡;天子听增贡之秩千石。贡之风化犹存,其民好学多贫,此其风也。(广博物志十七)侯霸,字君房,为 淮平大尹,政理有能名,及王莽败 ,霸保固自守,卒全一郡。更始元年,遣使征霸,百姓老弱,相携号哭,遮使者车,或当道而臥,皆曰「愿乞侯復 留期年」。民乃诫乳妇,勿復 举子,侯君当去,必不能全。使者虑霸就征,临淮必乱,不敢授璽书 ,而具以状 闻。(天中记三四)
器案:此后汉书 侯霸传 文,疑天中记误引。
案:明帝起居注:「上东巡泰山,到滎 阳,有乌飞鸣乘舆上,虎賁王吉射中之,作辞曰:『乌 乌 哑 哑 ,引弓射,洞左腋,陛下寿 万岁,臣为 二千石。』帝赐钱二百万,令亭壁悉画为 乌 也。」(文选赭白马赋注、初学记三0、御览七三六、九二0、天中记五九)
何敞为 鬼苏珠娘按诛亭长龚寿 。(南村輟耕录十四)
器案:搜神记十六、法苑珠林七四引冤魂志亦载此事。御览一九四引谢承后汉书 :「仓梧广信女子苏娥,行宿鹊巢亭,为 亭长龚寿 所杀 及婢,致富取财物埋置楼 下。交阯刺史周敞行部宿亭,觉寿 奸罪,奏之,杀 寿 。」(列异传 云:「鵠奔亭。」)则以为 周敞。
陈龟迁京兆尹,民有疾病,则给医药,常使户 曹巡行。(书 钞七六)
东海王兴宗议曰:「晏平仲以齐君奢,故澣 其朝冠,振其鹿裘。」(御览八二六)
潁川黄子廉者,每饮马,投钱於水中。(初学记二七、御览一八九、四二六、八三六、事类赋十、纪纂渊海四九、困学纪闻十八)
拾补曰:「案愆礼卷载郝子廉事,绝相类,此云潁川黄子廉,唯姓不同耳,岂本一事,而传 者异与?」器案:渊海引此,与郝子廉过姊饭留钱事,合为 一条。
南阳丽县有甘谷,谷中水甘美,云其山上大有菊华,水从 山上流下,得其滋液,谷中三十余家,不復 穿井,仰饮此水,上寿 者百二三十,中者百余岁,七八十者,名之为 夭,菊华轻身益气 ,令人坚 强故也。司空王畅 、太尉刘 宽、太傅袁隗为 南阳太守,闻有此事,令丽县月送水三十斛,用之饮食;诸公多患风眩,皆得瘳。(类聚八一、初学记二七、御览五四、九九六、锦\绣万花谷后三八、事文类聚二九、合璧事类別三九)
器案:抱朴子內 篇仙药,袭用此文。
袁汤 卒时年八十六,有子十二人。(后汉书 袁安传 注)
光禄奉肸上戴就为 主事。(后汉书 独行戴就传 注)
谢自然,女道士也,果州人,居金泉山,昼夜不寐,忽有云气 散漫,弥久仙去。(猗觉寮杂记上)
器案:谢自然,唐女道士,果州南充人,韩愈诗集卷一有谢自然诗一首,刘 商有谢自然却还旧居诗,施肩吾有谢自然陞仙诗,续神仙传 、御览六六二引三洞珠囊、太平广记五五引集仙录,俱言谢自然为 贞元时人,朱翌误记为 风俗通文。阴教(苏颂所见意林引有此篇)
女媧祷\祠神祈而为 女媒,因置昏姻,行媒始行明矣。夫昏以昏时,而昏繇此;因以因婭,而因乎人。姻者,姻之始,媒者,姻之聚,所谓昏因姻媒如此。(路史后纪二)器案:文有脱误,惜不得善本以订补之。
女媧,伏希之妹。(路史后纪二)又案:广雅十三佳:「媧,女媧,伏羲妹。」说即本此。汉以八月算人,后家以金帛赂遗主者,以求入也。(后汉书 皇后纪注、通考帝系考四)
列侯尚公主,国 人尚翁主,以妻制夫,阳屈於阴尔。(初学记十、御览一五四、纪纂渊海八一、书 林事类韵宝五三)
器案:汉书 王吉传 :「汉家列侯尚公主,诸侯则国 人承翁主,使男事女,夫詘於妇,逆阴阳之位,故多女乱。」后汉书 荀爽传 :「今汉承秦法,设尚主之仪,以妻制夫,以卑临尊,迷於干坤之道,失阴阳之义。」六宫采女凡数 千人。案采者,择 也,天子以岁八月,遣中大夫与掖庭丞相工,率於洛阳乡中阅视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长壮 皎洁有法相者,因载入后宫,故谓之采女也。(文选皇后纪论注、慧苑华严 经音义上)
器案:后汉书 皇后纪上:「汉法,常因八月算人,遣中大夫与掖庭丞及相工,於洛阳乡中,阅视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姿色端丽,合法相者,载还后宫,择 视可否,迺用登御。」通典三四文同,即用风俗通也。后汉书 皇后纪下:「顺烈梁皇后,讳妠,……永建三年,与姑俱选入掖庭,时年十三,相工茅通见后,惊,再拜贺曰:『此所谓日角偃月,相之极贵,臣所未尝见也。』」其事正可取证此事。
易称:「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妇人谓嫁娶之礼曰归,归其妹於诸侯,亨终吉也。(初学记十)拾补曰:「亨、享通。」
周礼媒氏,因三十之男,二十之女,冰泮鸣雁,於是乎合。(事类赋八)
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 桥 。(岁华纪丽三)两 袒。俗说:齐人有女,二人求之,东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贫,父母疑不能决,问其女:「定所欲適,难指斥言者,偏袒令我知之。」女便两 袒,怪问其故,云:「欲东家食,西家宿。」此为 两 袒者也。(类聚四0、御览三八二、类说三六、天中记十八)

辨惑(苏颂所见意林引有此篇)
俗有不□□语,谓之东野之言。(文选陈孔璋答东阿王牋集注陆善经引)
器案:□□疑「经之」二字,东野之言,即指齐东野人之语,见孟子万章上。
积习而成,不敢独否。(文选王文宪集序注)
子不以从 令为 孝,后主固宜是革,浸以为 俗,岂不谬哉!(文选王融策秀才文注)
器案:十反篇「豫章太守汝南封祈武兴、泰山太守周乘子居」条,应 劭案有「子不以从令 为 孝」语。传 曰:「后稷冬垦 田,流汗而种,田不生者,人力非不至,天时不与。(御览三八七)
器案:汉书 李寻 传 :「设上农夫而欲冬田,肉袒深耕,汗出种之,然犹不生者,非人心不至,天时不得也。」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媧摶 黄土作人,务 剧 力不暇供,乃引於泥中,举以为 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者人也。(御览七八、三六0、事物纪原一、广博物志九)拾补云:「『力』一作『劣』。」上古之时,草居露宿,冬则山南,夏则山北。(意林)
钱大昕曰:「『上古』二句,亦见后『无恙』条。然马氏先引此条,后引『无恙』云云,不相连属 ,故別出之。」
无恙。俗说:恙,病也。凡人相见,及通书 问,皆曰无恙。谨案:易传 :「上古之世,草居露宿。」多被此毒。恙,噬人虫也,善入人腹,食人心,人每患苦之,故俗相劳 问者云无恙,非为 病也。(匡谬正俗八、类聚七五、史记刺客列传 索隱、意林、御览三七六、七三九、通鑑纲目集览三四)
器案:事文类聚翰墨大全后一引作「恙,俗说:疾也,曰无恙疾邪?世俗相承,谓病轻为 微恙」。「微恙」之说,当是附益。戴埴鼠璞下:「战 国 策:『赵威后问齐使:岁无恙耶?王亦无恙耶?』晋顾愷 之与殷仲堪牋:『行人安稳,布帆无恙。』隋日本遣使称:『日出处天子致书 日没处天子无恙。』风俗通云:『恙,毒虫也,喜伤 人。古人草居露宿,相劳 问曰无恙。』神异经云:『北大荒中有兽,咋人则病,名曰●。●,恙也,常入人室屋,黄帝杀 之。』北人无忧病谓无恙。苏氏演义亦以无忧病为 无恙,恙之字同。或以为 虫,或以为 兽,或谓无忧病,广干禄书 兼取忧及虫,事物纪原兼取忧及兽。予看广韵,其义极明,於恙字下云:『忧也,病也,又噬虫善食人心也。』於●字云:『●兽如师子,食虎豹及人。』是●与恙为 二字,合而一之,神异经诞矣。」
俗说:膊,阔大脯也。案:泰山博县十月祠泰山,膊阔一尺,长五分。(书 钞一四五)
器案:山泽 篇言祀泰山有福脯。
祝阿不食生鱼。俗说:祝阿凡有宾婚吉凶大会 ,有异饌饭食,自极至蒸鱼也。(书 钞一五一)
俗说:人饮如犊 。人饮酒无量如犊 也。(书 钞一四八)
菟髕。俗说:腊正旦食得菟髕者,名之曰幸,赏以寒酒。幸者,善祥,令人吉利也。或说:食菟髕者,令人面免生髕,露见丑恶 ,今觉得之,嘉不为 己疾也。谨案:尚书 :「夏禹始作肉刑。」则天象而慎其过,故穿踰盗窃者髕。髕者,去其髕骨也。逮至暴秦,乱狱纠纷,烹俎车裂抽胁,黔首穷愁,饮泣永叹。凡人食得菟髕,以为 佳瑞,物类相感,冀全己之髕也,所以有赏耳。(类聚五、书 钞一五五、白帖一、初学记二九、御览三三、六四八、九0七、事类赋三三、岁时广记三九、书 林事类韵会 一00)器案:白帖「正旦」作「正祖」。
元日食鸡子一枚,以链形也。(岁时广记五)
器案:岁华纪丽一、御览二九引周处风土记:「元旦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链形。」御览二九、岁时广记五又引庄子:「乃有鸡子五熏链形。」注:「正旦皆当生吞鸡子一枚。」今庄子无文,盖出庄子五十二篇本、陆德明经典释文敘 录所谓「汉志『庄子五十二篇』,即司马彪、孟氏所注是也,言多诡诞,或似山海经,或类占梦 书 」者也。元日饮桃汤 及柏叶酒。(岁时广记五)
器案:御览二九、岁时广记五引荆楚岁时记:「元旦服桃汤 。桃者,五行之精,能厌伏邪气 ,制御百鬼。」
呼鸡曰朱朱。俗说:鸡本朱氏翁化而为 之,今呼鸡皆朱朱也。谨案:说文解字:「喌 ,二口为 讙,州其声也,读若祝。」祝者,诱致禽畜和顺之意,喌 与朱音相似耳。(齐民要术六、兼明书 五、初学记三0、御览九一八、事类赋十八、野客丛 书 十一、事文类聚后四六、事文类聚翰墨大全后戊七、纪纂渊海九七、群书 通要庚七)呼虎为 李耳。俗说:虎本南郡中庐李氏公所化为, 呼李耳因喜,呼班便怒。(御览八九一、事类赋二0、天中记六0)
器案:方言八:「虎,陈、魏、宋、楚之间,或谓之李父,江、淮、南楚之间,谓之李耳。」郭注:「虎食物值耳即止,以触其讳故。」
肃肃,虾蟆掉尾。俗说:虾蟆一跳八尺,再跳丈六,从 春至冬,袒裸相逐,无他所作,掉尾肃肃。谨案:虾蟆既处水中,其尾又短,正使能掉之,岂能肃肃乎?原其所以,当言夏马。夏马患蝇蚋,掉尾振击 ,常肃肃也。虾蟆、夏马音相似。(类聚九三、御览九四九、类说三六、天中记五五)
器案:天中记「至冬」作「至夏」。又董仲舒葬下马陵,俗呼为 虾蟆陵,音近之讹,与此正復 相似。
户 律:汉中、巴、蜀、广汉,自择 伏日。俗说:汉中、巴、蜀、广汉,土地温 暑,草木早生晚枯,气 异中国 ,夷、狄畜之,故令自择 伏日也。谨案:汉书 :高帝分四郡之眾,用良、平之策,还定三秦,席卷天下。盖君子所因者本也,论功定封,加以金帛,重復 宠异,令自择 伏日,不同於凡俗也。(类聚五、白帖一、岁华纪丽二、御览三一、事类赋四、岁时广记二五、书 林事类韵会 八八、天中记五)
器案:户 律「诸郡自择 伏日」,至魏时始改,见晋书 刑法志引魏新律序。赤春。俗说:赤春从 人假贷,皆自乏之时。或说:当言斥春,春旧谷已□,新谷未登,乃指斥此时,相从 假贷乎?斥与赤,音相似耳。谨案:诗曰:「春日迟迟,卉木萋萋。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月令:「衣青衣,服苍玉。」尔雅云:「春曰青阳。」凡三春时,不得服赤也。今里语曰相斥触,原其所以,言不当触春从人 求索也。(玉烛宝典一、御览二0)器案:触春,犹程晓 之言触热 也。夏至著五綵,辟兵,题曰游光。游光,厉鬼也,知其名者无温 疾。五綵,避五兵也。案:人取新断 织系户 ,亦此类也。谨案:织取新断 二三寸帛,缀著衣衿,以己织縑告成於诸姑也。后世弥文,易以五綵。又永建中,京师大疫,云厉鬼字野重、游光。亦但流言,无指见之者。其后岁岁有病,人情愁怖,復 增题之,冀以脱祸。今家人织新縑,皆取著后縑二寸许,系户 上,此其验也。(书 钞一五五、玉烛宝典五、岁时广记二四、御览二三、八一四、合璧事类前十六、广博物志四、天中记五)
器案:淮南说林:「曹氏之裂布,蛷者贵之。」高注:「楚人名布为 曹。今俗间以始织布系著其旁,谓之曹布,烧 以傅蝫蛷则愈,故蛷者贵之。」潜夫论浮侈篇:「或裂拆繒綵,裁广数 分,长各五寸,缝绘佩之;或纺綵丝而縻,断 截以绕臂:此长无益於吉凶,而空残灭 繒丝,縈悸小民。」所说盖与此相类。文选东京赋:「殪野仲而歼游光。」注:「野仲、游光兄弟八人,恒在人间作怪也。」案:野仲即风俗通之野重。后汉书 马融传 :「捎罔两 ,拂游光。」注:「游光,神也,兄弟八人。」
五月五日,赐五色续命丝,俗说以益人命。(类聚四、初学记四、御览八一四、事类赋十、纪纂渊海二、岁时广记二一)
五月五日,以五綵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繒,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温 。又曰,亦因屈原。(类聚四、书 钞一五五、初学记四、御览三一、事类赋四、岁时广记二一、事物纪原八、锦\绣万花谷后四、事文类聚前九、书 林事类韵会 五四、群书 通要甲七、古今事物考一、天中记五)
器案:御览三一、岁时广记二一、事物纪原又引云:「五月五日,集五色繒,辟兵。余问服君,服君曰:『青赤白黑以为 四方,黄为 中央,襞方缀于胸前,以示妇人蚕功也。织麦●悬 于门,以示农工成,转声以襞为 辟兵耳。』」卢文弨、钱大昕以下诸家辑风俗通佚文者,俱收入此条。今案:此非应 劭之言,乃裴玄之语也。玉烛宝典五引裴玄新言:「五色繒谓之辟兵。服君云:『襞方以缀腹前,示养蚕之功也。又织麦●,同日俱成,以悬 於门,彰收麦也。谓为 辟兵,声之误。』」岁华纪丽二、天中记五引此俱作裴玄新语,今从 之。新语、新言互出,盖传 钞之误;服君,天中记作伏君,古通。裴玄新言中,率多与河南服君问答之语,今所见玉烛宝典一、岁华纪丽一、御览二九各另引有「以问河南伏君」之言,则信乎其为 裴玄新言之书 也。
八月一日是六神日,以露水调朱砂蘸小指,宜点灸,去百疾。(天中记五)
器案:岁华纪丽三、天中记五引荆楚岁时记:「八月一日以朱墨点小儿 ,名为 天灸,以厌病也。」
八月秋穰,可以杀 瓠,取其色泽 而坚 ,类从 以为瓠 死烧 穰,瓜亡煮漆,即此是也。今俗畜瓠之家不烧 穰,种瓜之家不焚漆。俗说:家人烧 黍穰,则使田中瓠枯死也。(御览九七九、埤雅十六、天中记四六)
俗说:高祖与项羽战 ,败 於京、索间,遁丛 薄中,羽追求之,时鳩正鸣其上,追者以为 必无人,遂得脱,及即位,异此鸟,故作鳩杖以赐老人也。谨案:少皞氏官五鳩,鳩民者,聚民也。周官罗氏:「献鳩养老。」汉无罗氏,故作鳩杖以扶老。(水经济 水注、类聚九二、玉烛宝典一、御览七一0、九二一、太平寰宇记五二、避暑录话上、林下偶谈一、木笔杂钞上、天中记四八、五九)器案:御览二九引三齐略:「滎阳有免井,汉沛公避项羽追,逃於井中,有双鳩集其上,人云沛公逃入井,羽曰:『井中有人,鳩不集其上。』遂下道,沛公遂免难。后汉世元日放鳩,盖为 此也。」太平广记一三五、说郛二五引殷芸小说:「滎 阳板渚津原上有厄井,父老云:『汉高祖曾避项羽於此井也,为 双鳩所救。故俗语云:汉祖避难时,隱身厄井间,双鳩集其上,谁知下有人。』汉朝每正旦輒放双鳩,或起於此。」说与此异。又汉书 高纪上:「与楚战 滎 阳南京、索间。」应 劭注曰:「京,县名,今有大索、小索亭。」
禹入裸国 ,欣起而解裳。俗说:禹治洪水,乃播入裸国 ,君子入俗,不改其恒,於是欣然而解裳也。原其所以,当言皆裳。裸国 ,今吴 郡是也,被发文身,裸以为 饰,盖正朔所不及也,猥见大圣之君,悦禹文德,欣然皆著衣裳也。(御览六九六、天中记四七)眾口鑠金。俗说:有美金於此,眾人咸其詆訾,言其不纯,卖金者欲其必售,固取锻烧 以见真,此为 眾口鑠金。(类聚六三、史记邹阳传 索隱、御览八一一、事文类聚別二一、纪纂渊海五0、群书通 要丙七、天中记五0)
器案:国 语周语下、战 国 策魏策上、鬼谷子权 篇、新语辨惑篇、史记张仪传 、邹阳传 、汉书 中山靖王传 、邹阳传 、楚辞九章惜诵、论衡言毒篇,並有「眾口鑠金」语。
眾心成城。俗说:人同心者,可共筑起一城;同心共饮,雒阳酒可尽也。(类聚六三)器案:国 语周语下:「伶州鳩引谚曰:『眾心成城。』」韦昭注:「眾心所好,莫之能败 ,其固如城也。」
钱刀。俗说:害中有利,利旁有刀,言人治生,卒多得钱财者,必有刀剑 之祸也。案汉书 曰:「王莽造大钱,作契刀、错刀、五銖钱,凡四品並行,故称钱刀也。」(事类赋十、御览八三六)
器案:「案汉书 曰云云」,御览跳行另起,拾补以下诸辑本遂失之。「五銖钱」原作「错銖钱」,今从 汉书 食货志下改正。城门失火,祸及池中鱼。俗说:司门尉姓池,名鱼,城门火,救之,烧 死,故云然耳。谨案:百家书 :「宋城门失火,因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见,但就取之,喻恶 之滋,並中伤 良谨也。」(类聚八0、九六、意林、广韵五支、事类赋八、御览八六九、九三五、太平广记四六六、类说三六、五色线上、群书 通要丁六、通鑑注梁纪十六)
器案:汉书 艺文志诸子略小说:「百家,百三十九卷。」应 劭所引,当即其书 。淮南说山篇:「宋君亡其珠,池中鱼为 之惮。」
俗说:殦白日目无见,常隱丘藂之间,亦深窜墙穴之內 ,因无得见兔鼠之无遗失於人屋下庭中。殦贪鼠残奸 邪,眾所憎疾,有此异者,令人死亡也。(书 钞一五八)
器案:殦,鴟俗字,见龙龕手鑑卷二鸟部。
夜糴。俗说:市买者当清旦而行,日中交易所有,夕时便罢,无人也;今乃夜糴谷,明其痴騃不足也。凡靳不施惠者曰夜糴。(御览四九0、七三九、八二八)
俗说:齐人有空车行,鲁人有负釜者,便持釜置车中,行二三百里,临別,取釜,各不相问为 谁;后车家系狱当死,釜主径 往募人取之,穿壁未达,曰:「极哉!」车者怒,不肯出,釜主惭,欲与俱死。明日,主者以事白齐君,齐君义而原之。(意林、御览四二一、七五七、永乐 大典一四九一二、天中记二六)
俗说:有功得赐金者,皆黄金也。谨案:孙子兵书 :「日费千金。」千金,百万钱也,陈平諫楚千金,赠二疏五十斤,並黄金也。或云:一金亦是一万钱也。(意林、御览六三三)
钱大昕曰:「『諫』即『闲』字,古通用。」鍾山札记三说同。
咸如炭。俗说:咸亦与热 正等,炭火不可以入口,人食得大咸,亦吐之。谨案:东海朐人,晓 知盐法者,云:搅盐木多日,每燋 黑如炭,非谓灶中火炭也。(御览八六五)酢如蓂荚。谨案:孝经说:「古太平,蓂荚生阶,其味酸,王者取以调味,后以醯醢代之。」(意林、御览八六六、八七二)
顾櫰 三曰:「案诗正义尚有『涩如 杜,苦如薏』,皆汉时里语也。」器案:御览八七三引孝经援神契曰:「王者德至于地,则蓂荚生。」汉人称经纬为 经说,此亦一证。俗说:?马啖宾客。宴食已闕,主意未尽,欲復饮酒,余无所施,更出脯鮓,椒姜盐豉,言其速疾如?马之传 命。(书 钞一四二、御览八四九)
案:方言:「豚,猪子也。」今人相骂曰孤豚之子,是也。(文选答客难注)
凡人相骂曰死驴,丑恶 之称也。(事文类聚后三八)
俗说:大饿不在车饭。谓正得一车饭,不復 活也。或曰:辅车上饭,小小不足济 也。案:吴 郡名酒杯为 ●,言大饿人得一●饭,无所益也。寧相六,不守熟。案:蒸饭更泥谓之馏,音与六相似也。(书 钞一四四、御览四八六、八五0)
钱大昕曰:「●字见方言、广雅,曹宪音又音反。」拾补云:「『更泥』,疑当从 说文作『气 流』。」瘦马不能度绳。俗说:马羸不能度绳索,言其极也。或云:不能度菜畦塍也。谨案:齐有绳水,裁广三四步,言马之疲,乃不能度此水耳。(类聚九三、御览八九七)
器案:「绳水」疑当作「澠 水」。
杀 君马者,路旁儿 也。俗说:长吏食厚禄,芻稿肥美,马肥希出,路旁小儿 观之,却惊致死。案:长吏马肥,观者快马之走骤也,乘者喜其言,驱驰不已,至於瘠死。(类聚九三、御览八九七)
器案:通志乐 略一,张敞为 京兆条,文全同,汉书 张敞传 无文。
卖牛者勿握角,令不售。案:恐触人,故人不敢取也。(意林、事类赋二二、御览八九九)月与星並无光,日照之,乃光耳。如以镜照日光,则影见壁,月初光见西方,月望后光见东北,一照也。(御览六)
案:御览四引刘 向七略:「京房易说云:『月与星至阴也,有影无光,日照之乃有光,喻如镜照日即有影见。月初,光见西方,望已后,光见东者,日所照也。』」案:「刘 向」当作「刘 歆」。吴 牛望月则喘,使之苦於日,见月怖,亦喘之矣。(事类赋一、御览四、苏軾南禪长老和诗不已故作六虫篇答之王注、埤雅二0、事文类聚前二、天中记一)
器案:世说新语言语篇:「满奋曰:『臣犹吴 牛,见月而喘。』」注:「今之水牛,唯生江、淮间,故谓之吴 牛也。南土多暑,而此牛畏热 ,一见月,疑是日,所以见月则喘。」桑车榆轂,声闻数 里。俗说:凡人揉桑作车,又以榆为 轂,牢彊朗彻 ,声响乃闻数 里。(类聚八八、书 钞一四一)
俗云:乱如蕴者,粪除不洁,艸芥集眾,火就烧之 ,谓之蕴,言其烟气 縕縕,取其希有淆乱。(御览八七一)
案:里语:「厚哉鲍、管,探肠案腹。」不清然尚不盥,何共财而生喜怒也。(御览三九五)今宴饮大会 ,皆先黍臛。(书 钞一四0、御览八五0)
铃柄施悬 鱼,鱼者,欲君臣沈静,如鱼之入水,不可復 得闻见也。(御览三三八)器案:芝田录:「钥必以鱼者,取其不瞑目,守夜之意。」
谨案:诗曰:「手如柔荑。」荑者,茅始熟中穰也,既白且滑。(御览九九六、敬斋古今黈拾遗四)
嘉号(苏颂所见意林引有此篇)四方皆有七宿,各成一形:东方成龙形;西方成虎形,南首而北尾;南方成鸟形;北方成龟形,西首而东尾。以南方之宿象鸟,故谓之朱鸟七宿者也。(草堂诗笺二四)风者,天地之号令,谴告人君,风而靡者也。(书 钞一五一)
器案:论衡感虚篇:「夫风者,气 也,论者以为 天地之号令也。」后汉书 蔡邕传 :「上疏曰:『风者,天之号令,所以教人也。』」注:「翼氏风角曰:『风者,天之号令,所以谴告人君也。』」风或清明,来 久长,不摇树 木枝叶,离地三二丈者,此有龙德在其下。风或清明,不及地二三尺者,此君子之风也。(类聚一、御览九、广博物志三、天中记二)狂风曰颲,凉 风曰浏,微风曰飉,小风曰颼,小风从 孔来 曰●。(初学记一、御览九、事文类聚前二、合璧事类前二、广博物志三)
器案:事文类聚以下三书 引「浏」作「飀」,「飉」作「●」。五月有落梅风,江、淮以为 信风。又有霖霪,号为 梅雨,沾衣服,皆败 黦。(事类赋二六、御览九七0、岁时广记二、合璧事类別四一、海录碎事一)
积冰曰凌,壮 冰曰冻 ,冰流曰澌,冰解曰泮。(初学记七、御览六八、事文类聚前五、纪纂渊海二、合璧事类前四、事文类聚翰墨大全后甲一、群书 通要甲五)
器案:吕 氏春秋十一月纪:「仲冬之月,冰益壮 。」说文水部:「澌,流冰也。」言人清高,如冰之洁。(文选汉高祖功臣颂注)夫火者,南方阳,光辉为 明,圣人向 之而治取其象也。(初学记二五、锦\绣万花谷续八)马称匹者,俗说:相马比君子,与人相匹。或曰:马夜行,目明照前四丈,故曰一匹。或说:度马纵横,適得一匹。或说:马死卖得一匹帛。或云:春秋左氏说:「诸侯相赠,乘马束帛。」束帛为 匹,与马相匹耳。(类聚九三、史记货殖列传 索隱、御览八一八、八九七、类说三六、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卷十七沙苑行王洙注、又分门集注杜诗沙苑行、事文类聚后三八、天中记五五、古今事物考八)
钱大昕曰:「文心雕龙指瑕篇云:『周礼井赋,旧有匹马,而应 劭释匹,或量首数 蹄,斯岂辨物之要哉?原夫古之正名,车两 而马匹,两 称自以並耦为 用:盖车贰佐乘,马儷 驂服,服乘不只,故名号必双,名号一正,则虽单 为 匹矣。匹夫匹妇,亦配义也。夫车马小义,而歷代莫悟,况钻灼经典,能不谬哉?」器案:货殖列传 索隱引韩诗外传 :「孔子与顏回登山,望见一匹练,前有蓝,视之果马。马光景一匹长也。」此为 度马纵横適得一匹之证。汉书 食货志:「布长四丈为 匹。」说文:「匹,四丈。」
车一两 ,谓两 两 相与为 体也。原其所以言两 者,箱辕及轮,两 两 而耦,故称两 耳;犹屨 有两 只,亦称为两 ,诗云:「葛屨 五两 。」即其类也。(尚书 牧誓正义、诗齐风南山正义、史记货殖列传 正义、类聚七一、御览七七三、七七六、通鑑注周纪四、又汉纪三三)
车有两 轮,马有四匹,故车称两 ,马称匹。(诗召南鹊巢正义)
黄帝战 蚩尤於涿鹿,常有五色云气 ,金枝玉叶,止於帝上,因作华盖。(事文类聚续二五、合璧事类外六0)
器案:古今注上:「华盖,黄帝所作。与蚩尤战 於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 ,金枝玉叶,止於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因而作华盖也。」
武王伐紂,大风折盖,遂为 曲盖。(合璧事类外六0)器案:古今注上:「曲盖,太公所作。武王伐紂,大风折盖,太公因折盖之形,而制曲盖焉。」鹿车,窄小裁容一鹿也。或云乐 车,乘牛马者,剉斩 饮饲达曙,今乘者虽为 劳 极,然入传 舍,偃臥无忧,故曰乐 车;无牛马而能行者,独一人所致耳。(书 钞一四0、后汉书 赵熹传 注、御览七七五、通鑑注晋纪二0)北俗三牛为 一具,以备 一犁。(陈士元俚言解二)
鎌刀自葵,积芻蕘之效。(御览七六四)
拾补云:「『自』疑『刈』。」
刻苇伤 盗为 枪。(御览三五四)合绳为 纠。(史记贾生传 索隱)
仗者,刀戟之总名也。(慧苑音义下)
器案:慧苑音义中两 引俱作「风俗记」,此从 卷下所引,卷下亦两 引也。
匕首,其头类匕,故曰匕首,短而便用也。(史记邹阳传 索隱、通鑑释文一、五、十二、二六)
器案:文选邹阳狱中上书 注、史记黄善夫本引作「通俗文」。御览六九二引周迁舆服杂事曰:「应 仲远云:『昔荆軻逐秦王,其后謁者持匕首以备 不虞,从 此侍官执 刀剑 ,汉高祖偃武修文,始制手板代焉。』」
矛长八尺谓之。(书 林事类韵会 九二)
白鷴,古弓名。(御览三四七、困学纪闻十三、广博物志三二)
柘材为 弓,弹而放快。(御览九五八)
器案:此疑是正失篇「乌 号弓」下佚文。
耳珠曰璫。(书 钞一三五、御览七一八)
任大椿曰:「书 钞、御览引此皆作『风俗通』,乃『通俗文』之误。」
火斗曰尉。(广韵八未)
器案:御览七一二引通俗文:「火斗曰●。」都穆铁网珊瑚十一汉熨斗条云:「或曰刁斗,非也。刁斗受一斗,昼炊饮食,夜持以行,如锁鋗而无缘,此器颇与今之所谓熨斗者无异,盖伸帛之器耳。」
织毛褥谓之? ?。(广韵十虞、礼部韵略十虞、押韵释疑十虞、学林八、苏軾游灵隱寺得来 诗復 用前韵施注、急就篇补注二)
丸毛谓之踘。(御览七五四)
钱大昕曰:「以上四条,疑出服虔通俗文。」笈,学士所以负书 箱,如冠籍箱也。(御览七一一)
钱大昕曰:「题云『风俗记』。」两 角曰菱,四角曰芰,总谓之水栗。(增修校正押韵释疑十六蒸、五窴)
橙皮可为 酱虀。(御览九七一)
酱成於盐而咸於盐,夫物之变,有时而重。(类聚七二、书 钞一四六、白帖五、御览八六五、天中记四六)
菖蒲放花,人得食之,长年。(御览九九九、事文类聚后三二、合璧事类別五五、群书通 要庚五、天中记五三)
徽称(苏颂所见意林引有此篇)丞者,承也;相者,助也。(类聚四五)器案:汉书 百官公卿表上注:「应 劭曰:『丞者,承也;相者,助也。』」
汉武帝讳彻 ,改曰通侯,或曰列侯。秦时,六国未 平,將 帅皆家关中,故称关內 侯。通侯,言其功大,通於王室。列者,言其功德列箸,乃饗爵也。(御览一九八)拾补曰:「『箸』,古『著』字。」案:汉书 高纪下注、文选奏弹曹景宗注、奏弹王源注、报 孙会 宗书 注引应 劭曰:「通侯,旧曰彻 侯,避武帝讳曰通侯,通亦彻 也。通者,言其功德,通於王室也。」
御史中丞,旧持书 御史也。(御览二二六)
三公一岁共食万石。(通典职官二、通考职官二)
器案:汉书 百官公卿表上:「太师、太傅、太保,是为 三公。」应 劭注曰:「师,训也;傅,覆也;保,养也。」师古曰:「汉制,三公号称万石,其俸,月各二百五十斛谷。」
案:秦昭王太后始临朝也。牧守长不宜数 易。案:尚书 有考绩,孔子曰:「如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子产从 政三年,民乃歌之。贤圣尚须渐进,况中才乎?数 易,岂不纷错道路也?(意林)
此条,拾补分为 二条。周广业曰:「此条上下当有闕文。」
巴吾县者,宋杂陈、楚地,故梁国 寧陵种龙乡也,今其都尉印文曰种龙。(锦\绣万花谷后三六)
尚书 御史台,皆以官仓头为 史,主赋舍,凡守其门户 。(续汉书 百官志三注)
有秩,则田间大夫,言其官裁有秩耳。(续汉书 百官志五注、大事记解题三、通鑑注周纪五)
嗇 者,省也;夫,赋也;言消息百姓,均其役赋。(续汉书 百官志五注、急就篇补注四、通鑑注汉纪五、又汉纪四四)
器案:后汉书 第五伦传 :「为 乡嗇 夫,平徭赋,理怨结,得人欢心。」
乘者,单 夫之高爵。(书 钞四八)
器案:此盖指公乘。
大夫衣凑带 ,不为 正卫。(书 钞四八)
古制本无奴婢,奴婢皆是犯事者,或原之。奴者,劣;婢者,卑陋;臧者,被臧罪,没入为 官奴婢;获者,逃亡获得,为 奴婢者也。(类聚三六、白帖六、意林、初学记十九、御览十九、翻译名义集二、凈 土音义二、李壁王荆文公诗注二、合璧事类前五四、群书 通要乙九)
器案:汉书 司马迁传 注引应 劭曰:「扬雄方言云:『海、岱之间,骂奴曰臧,骂婢曰获,燕之北郊,民而婢谓之臧,女而妇奴谓之获。』」
易云:「利见大人。」大人与圣人,其义一也。(意林)
圣者,声也,通也,言其闻声知情,通于天地,条畅 万物,故曰圣也。(类聚二0、唐写本唐韵卌七劲 、广韵四十五劲 、天中记二四)
器案:白虎通圣人篇:「圣人者何?圣者,通也,道也,声也,道无所不通,明无所不照,闻声知情,与天地合德,日月合明,四时合序,鬼神合吉凶云云。」又案:左传 文公十七年:「葬我小君声姜。」公羊作「圣姜」,古今人表卫声公,索隱作「圣」,则二字同声通用。
贤者,坚 也,坚 中廉外。(御览四0二)论语曰:「君子上达。」臧孙紇曰:「后有达者,將 在孔丘乎。」(意林)
周广业曰:「此左传 孟僖子述臧孙之言,以明今之达者將 在孔子,非全是臧孙言也。」
儒者,区也,言其区別古今,居则翫圣哲之词,动 则行典籍之道,稽先王之制,立当时之事,纲纪国 体,原本要化,此通儒也。若能纳而不能出,能言而不能行,讲诵而已,无能往来 ,此俗儒也。(后汉书 杜林传 注、又贾逵传 注、通鑑注汉纪十九)
章帝时,以贾逵为 通儒,时人语曰:「问事不休贾长头。」(意林)
礼云:「群居五人,长者必异席。」今呼权 贵作长者,非也。(意林)
春秋之末,郑有贤人者著书 一篇,号郑长者,谓年长德艾,事长於人,以之为 长者也。(翻译名义集二、慧苑音义下、净土音义一)
器案:韩非子外储 右上,两 引郑长者言,又难二引郑长者言,汉书 艺文志道家:「郑长者一篇。」本注:「六国 时,先韩子,韩子称之。」师古曰:「別录云:『郑人,不知姓名。』」
管子云:「先生施教,弟子则之。」非知古之道,是师者之称。诸生,弟子学者非一,故曰诸。先生者当如醒,学者譬如醉,言生俱醉,独有醒者。(意林)
钱大昕曰:「『非知古之道,是师者之称』,此二语疑有讹,大意谓古者以先生为 师之称也。」周广业曰:「韩诗外传 :『古之谓知道者曰先生,何也?犹言先醒也,不闻道术之人,冥於得失,眊眊乎其犹醉也。』应 氏语盖本此,而文有脱误,不可强解。」器案:钱说未审,此文以为 师者之称,非知古之道而已,周引韩诗外传 解之,是也,文见韩诗外传 六,贾子新书 先醒篇说同。祭酒,礼云:「饮酒必祭,尊其先也。」孙卿在齐,最是老师,故三称祭酒。(意林)
周广业曰:「『老师』,旧作『师老』,据 史记及类聚改。御览作『孙卿在齐襄时,最是老师,三为 祭酒』。」又曰:「『三称祭酒』之『称』当作『为 』,史记索隱云:『择 席中之尊者当祭酒也,后因以为 官名,吴 王濞为 刘 氏祭酒是也。』」器案:史记淮南王安传 集解引应 劭曰:「礼,饭酒必祭,示有先也。故称祭酒,尊也。」本书 穷通篇亦言荀卿三为 祭酒事。
士,诗云:「殷士肤敏。」髦士俊秀,雅士博达,列士有不易之分,处士隱居放言。(意林、文选曹子建杂诗注、又补亡诗注、又鸚鵡赋注、又酒德颂注、草堂诗笺二三)
器案:汉书 异姓诸侯王表注引应劭 曰:「孟軻云:『圣王不作,诸侯恣行,处士横议。』」又案:「列」一作「烈」。易曰:「师贞,丈人吉。」非徒尊老,亦须德行先人也。传 云:「杖德莫如信。」言其恩德可信杖也。(意林、后山诗注一)
卢文弨曰:「案左传 无『德』字,此所说亦別解。」案:左传 见襄公八年。礼云:「十尺曰丈,成人之长也。」里语:「八尺男子。」夫者,肤也,言其知能肤敏弘毅也,故曰丈夫。(意林、杜甫徐卿二子歌集千家注)
论语曰:「匹夫匹妇。」传 曰:「一昼一夜成一日,一男一女成一室。」案:古人男女作衣用二匹,今人单 衣,故言匹夫。(意林)周广业曰:「白虎通:『庶人称匹夫者,匹,偶也,与其妻为 偶,阴阳相成之义也。一夫一妇为 一室,如成人不当使男女过时,无正偶也。』论语曰:『匹夫匹妇之为 谅也。』赵岐孟子注:『匹夫,一夫也。』文心雕龙云:『古名车以两 、马以匹者,车贰佐乘,马匹驂服。服乘不只,故名号必双,由是虽单 ,亦名匹矣;匹夫匹妇,犹此义也。』案:古者,士以上皆有妾媵,虽庶人无之,夫妇合而成家,故举匹为名 ,因之呼单 丁只妻亦云匹。」器案:引白虎通见爵篇。
夫人当龙变云起,不系乡里;若止系风俗,见善不徙,故谓之俗人。(意林)
「起」上原脱「云」字,周广业曰:「疑脱『云』字,汉书 敘 传 :『云起龙襄,化为 侯王。』」今据 补正。又道藏本意林,「夫」字上接上条末「匹夫」为 一条。
礼言:「简不肖。」案:生子鄙陋,不似父母,曰不肖。(意林、文选报 任少卿书 注)器案:汉书 刑法志:「夫人宵天地之?。」注:「应 劭曰:『宵,类也,头圜象天,足方象地。』师古曰:『宵义与肖同,应 说是也。故庸妄之人,谓之不肖,言其状 ?,无所象似也。?,古貌字。』」
方言:「人不事事而放荡,谓之无赖。」不可恃赖也。犹高祖谓太上皇云:「大人以臣无赖也。」(意林)
器案:汉书 高纪下:「始大人常以臣亡赖。」注:「应 劭曰:『赖者,恃也。』」心政及其它(苏颂所见意林引有心政篇。別有无所比附者,缀於其次。)
天地遵化。(书 钞十、御览七七)
器案:书 钞「遵」作「尊」。
易说:「天先春而后秋,地先生而后凋,日月先光而后幽,是以王者则之,亦先教而后刑。三皇结绳,五帝画象,三王肉刑,五霸黠巧,此言步骤稍有优劣也。」(御览七七、天中记一一)
拾补曰:「『黠巧』二字疑。」大禹闕百品之羞,而菲庖厨;殷汤 寐寢黄屋,驾而乘露舆。(御览四三一、天中记二七)拾补曰:「『闕』疑。」案:论语泰伯篇:「禹……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
顏色厚,所顾盼若以亲密也。(文选嵇叔夜赠秀才入军诗注)
器案:十反篇:「惟顏之厚,薄而俗矣。」汉书 注:「沛人语初发声皆言其。其者,楚言也,高祖始登帝位,教令言其,后以为 常。」(史记高祖本纪集解)
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 用最大,国 家之为强弱也。建武之初军役亟动 ,牛亦损耗,农业颇废,米石万钱,天爱 斯民,扶助圣主,事有征应 ,於是旅谷弥望,野茧被山。(类聚八五、御览八三七、天中记四五)丁壮 小犊 ,跳梁弄角,饮水数 石,生芻十束,当风路夜,至死不曲。(御览八九九)
拾补曰:「『路』、『露』通。」器案:此疑是易林文,而御览误引,或应 劭引用其文,而御览佚其通之之文也。今本易林家人之震云:「黄牛騂犊 ,东行折角,云云。」艮之屯云:「蹇牛折角,不能载角,云云。」文俱与此相似。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类聚八五、事类赋二四、御览九九五)
器案:荀子劝 学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此文本之。文又见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说苑谈丛 、论衡程材、率性二篇。
舟漂汎 似散莲花。(书 钞一三七)

典籍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词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29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