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清官造句

“清官”的解释

清官[qīng guān] 清官 1.清官即清资官,或称清职。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崇尚虚玄,不愿务实,遂将“职闲廪重”(《晋书·阎缵传》)和接近皇帝的清要之职视为清官。一度并成为制度,《南齐书·东昏侯纪》记:“诏三品清资官以上应食禄者,有二亲或祖父母年登七十,并给现钱。” 2.清朝的官吏。 3.公正廉洁的官吏,又称循吏、良吏、廉吏.。 4.在坏体制下,做好事的官。 5.能为民请命的人。

用“清官”造句

1、因为他是个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清官,所以百姓非常敬重他。

2、包拯铁面无私,是历史上被人传颂的清官

3、自古清官民赞颂,从来污吏法难容。

4、腐怕官清官怕腐,廉随正气正随廉。

5、做“公仆”情系百姓,当“清官”勤廉为本。造 句网

6、做一任清官,造一方福泽;贪一分钱财,失一分民心。

7、只要当一天干部,就要做一天清官

8、储仁逊抄本小说中的清官,除了清正廉明,执法如山之外,都有些市井细民的狡黠手段。

9、但是,人的理性认识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就是清官听讼断狱,实际上也是能审则审,审不明白就装神弄鬼和求助于刑讯逼供。

10、尽管在封建社会也有不少"两袖清风,秉公断案"的清官,但他们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的追求目标。

11、好人与坏人在一线之间,贪官和清官在一念之间。

12、古时的那种白龙鱼服私访民间的清官形象,常常闪现在我的脑际。

13、由于晚清官场的腐败,自救的新政被执政者们演变成了争权夺利的工具。

14、古代真正的清官,辞官回乡时,大概除了两袖清风外,什么都没有。

15、当时的中国政府可以说是声色犬马的,没有一个清官

16、他是个一介不取的清官,深受民眾的爱戴。

17、你别怪邻居作壁上观,实在是因为清官难断家务事啊!

18、从古以来,为民请命的清官大有人在。

19、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

20、清官详查案情,明镜高悬,使沉冤得以昭雪。

21、古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他们家的纠纷,谁都没法管。

22、一个家庭破裂,原因往往极之复杂,清官假使有十年时间的话,或可有机会判个是非黑白,旁人没有慧根,当事人又各执一词,只能笼统说声缘分已尽。

23、明代的清官海瑞执法如山,不徇私情。

24、他是个一介不取纺清官,深受民众的爱戴。

25、原谅我把冷寂的清官朝服剪成合身的寻日布衣,把你的一品丝绣裁成放心事的暗袋,你娴熟的三行连韵与商簌体,到我的手上变成缝缝补补的百衲图,安静些,三月的鬼雨,我要倾箱倒箧,再裂一条无汗则拭泪的巾帕。

26、包公是一个铁面无私的清官

27、历史上,有许多为民请命的清官,如海瑞、包拯等。

28、229.生命无价,自由无价,为国家、为人民、为自己、为家人当一个清官、当一名好官。

29、生命无价,自由无价;为国家、为人民、为自己、为家人;当一个清官、当一名好官。

30、包拯的"以法律提衡天下"的法治主张以及执法如山的实践,特别是他身上体现出的清官的特质,都说明他是中国清官文化当之无愧的代表人物。

31、在封建社会,人民总盼望有个清官,能政简刑清。

32、只除非天见怜,奈天天又远,今日个幸对清官,明镜高悬。

33、清官主政,民心凝聚,共育强邦千载颂;福树开花,风景幽奇,同镶盛世九州春。

34、湖光山色荷花塘,众浆挥舞龙舟往。农俗今是五月五,投粽喂鱼悼屈原。古时清官口碑传,黎民百姓永不忘。为民谋利好官员,美名流芳千载年。端午节快乐!

35、守住传统的美德,守住红军的精神,守住雷锋的榜样,守住清官的廉洁,守位诚信的诺言,守住清洁的街道,守住文明的生态,守住绿色的家园!

36、在戏曲中,把寇准描写成一个了不起的清官,朝廷宣他进京时,百姓攀辕卧辙,不忍让他离去,这当然也是一种美化。

37、但滕大尹并不是所谓公正严明的清官,在他的精明中暗藏着贪婪,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官僚新形象。

38、原谅我把冷寂的清官朝服剪成合身的寻常布衣,把你的一品丝绣裁成储放四段情事的暗袋,你娴熟的三行连韵与商籁体,到我手上变为缝缝补补的百纳图。简媜

39、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那么再看开一点说,***还是办一点实事,哎呀,我就谢天谢地!朱镕基

40、目前,我国正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但许多人仍有“清官情结”,将其所折射出的民本主义思想与民主主义思想混淆。

41、古往今来,涌现出了多少个清官廉吏。

42、海瑞斯明代的一个大清官,他生活也很简朴。

43、包拯是公正执法的清官,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同时也对他的嫂娘下跪,并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44、他是山西交城、石楼、河北阳原、宣化等地颇有廉名的清官.

45、当然,上级的意图是想保护和奖掖“清官”.

46、明前期的清官循吏数量较多,形成一个群体,明中后期的清官循吏数量锐减,成为偶发的个体。

47、其才有霸王之略、学究天人之际、及堪将帅牧宰者,令五品已上清官及刺史各举一人。

48、所以说,自古选贤任能就很重要,清官难断,李广难封。

49、小婢无辜,白昼横推鱼沼而死;夫人养汉,清官打落酒埕而亡。

50、所以刘鹗认为,这些人在刚正清廉、不谋私利的面具下,任性妄为,刚愎专横,名为“清官”,实为酷吏,危害性其实比赃官更大。

热门造句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词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29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