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一

作者:释惠洪
慈明禅师。
慈明禅师、出全州清湘李氏、讳楚圆。少为书生。
年二十二、依城南湘山隐静寺[或云依金地寺]得度。
其母有贤行、使之游方。公连眉秀目、颀然丰硕。
然忽绳墨、所至为老宿所呵。以为少丛林。公柴崖而笑曰。
龙象蹴踏、非驴所堪。尝橐骨董箱、以竹杖荷之。游襄沔间。
与守芝谷泉俱结伴、入洛中。闻汾阳昭禅师。
道望为天下第一。决志亲依。时朝廷方问罪河东。潞泽皆屯重兵。
多劝其无行。公不顾渡大河、登太行。
易衣类养、窜名火队中。露眠草宿、至龙州。遂造汾阳。昭公壮之。
经二年、未许入室。公诣昭、昭揣其志、必骂诟。使令者或毁诋诸方。及有所训、皆流俗鄙事。一夕诉曰。
自至法席巳再夏。不蒙指示、但增世俗尘劳念。
岁月飘忽、巳事不明。失出家之利。语未卒、昭公熟视骂曰。
是恶知识、敢裨贩我。怒举杖逐之。公拟伸救。昭公掩其口。公大悟曰、乃知临济道、出常情。服役七年辞去。
依唐明嵩禅师。嵩谓公曰。杨大年内翰。知见高、入道稳实。
子不可不见。公乃往见大年。大年问曰、对面不相识。
千里却同风。公曰、近奉山门请。大年曰、真脱空。公曰、前月离唐明。大年曰、适来悔相问。公曰、作家。大年喝之。公曰恰是。大年复喝。公以手划一划。
大年吐舌曰、真是龙象。公曰、是何言欤。大年顾令别点茶曰。
元来是家里人。公曰、也不消得。
良久又问、如何是圆上座为人句。公曰、切。大年曰、作家作家。
公曰、放内翰二十拄杖。大年拊膝曰、这是什麽处所。
公拍掌曰、不得放过。大年大笑。又问、记得唐明悟时因缘否。
公曰、唐明闻、僧问首山佛法大意。
首山曰、楚王城畔、[或有或汝]水东流。大年曰、只如此语意如何。公曰、水上挂灯。
大年曰、与麽则辜负古人去。公曰、内翰疑则别参。
大年曰、叁脚虾跳上天。公曰、一任跳。大年乃又笑。
馆于斋中、日夕质疑智证。因闻前言往行、恨见之晚。
朝中见驸马都尉李公。曰、近得一道人、真西河师子。李公曰、我以拘文、不能就谒奈何。大年默然、归语公曰。李公佛法中人。闻道风远至。有愿见之心。政以法不得。
与侍从过从。公黎明谒李公。李公阅谒、使童子问。
道得即与上座相见。公曰、今日特来相看。又令童子曰。
碑文白字、当道种青松。公曰、不因今日节、余日定难逢。童子又出曰。都尉言、与麽则与上座相见去也。
公曰、脚头脚底。李公乃出坐定。问曰、我闻西河、有金毛师子、是否。公曰、什麽处得此消息。李公喝之。
公曰、野犴鸣。李公又喝。公曰、恰是。李公大笑。既辞去、问临行一句。公曰、好将息。李公曰、何异诸方。
公曰、都尉又作麽生。曰、放上座二十拄杖。公曰、专为流通。
李公又喝。公曰、瞎。李公曰好去。公曰诺诺。自是往来杨李之门。以法为友。久之辞还河东。大年曰、有一语、寄唐明。公曰、明月照见夜行人。大年曰、却不相当。
公曰、更深犹自可、午后更愁人。大年曰、开宝寺前金刚。
近日因什麽汗出。公曰、知。大年曰上座临行、岂无为人句。
公曰、重迭关山路。大年曰、与麽则随上座去也。
公作嘘声。大年曰、真师子儿。公还唐明。李公遣两僧讯公。
公於书尾双足。写来僧名、以寄之李公。
作偈曰、黑毫千里余、金椁示双趺。人天浑莫测、珍重赤须胡。
公以母老南归。至筠州、首众僧於洞山。时聪禅师居焉。
先是汾阳谓公曰。我参云门尊宿儿孙。
特以未见聪为恨。故公依止。又叁年、乃游仰山。杨大年以书抵宜春太守黄宗旦。使请公出世说法。守虚南原致公。
公不赴、旋特谒候守愿行。守问其故。
对曰、始为让、今偶欲之耳。守大贤之。住叁年、弃去省母。以白金为寿。
母诟曰、汝定累我入泥犁中、投诸地。
公色不怍、收之辞去。谒神鼎禅师。首山高弟、望尊一时。
衲子非人类精奇、无敢登其门者。
住山叁十年、门弟子气吞诸方。公发长不剪、弊衣楚音。通谒称法侄、一众大笑。
遣童子问、长老谁之嗣。公仰视屋曰、亲见汾阳来。
杖而出顾见、顽然问曰。汾州有西河师子、是否。公指其后、绝叫曰、屋倒矣。童子返走、回顾相矍铄。
公地坐脱只履、而视之。老忘所问、又失公所在。
公徐起整衣。且行且语曰。见面不如闻名。
遂去、遣人追之不可。叹曰、汾州乃有此儿耶。公自是名增重丛林。
定林沙门本延有道行。雅为士大夫所信敬。
见延称、公知见可兴临济。会道吾席虚。延白郡请以公主之。
法令整肃、亡躯为法者集焉。示众曰、先宝应曰。
第一句荐得、堪与祖佛为师。第二句荐得、堪与人天为师。第叁句荐得、自救不了。道吾则不然。
第一句荐得和泥合水。第二句荐得、无绳自缚。
第叁句荐得、四着地。所以道、起也海晏河清、行人避路。
住也干坤失色、日月无光。汝辈向什处出气。良久曰、道吾为汝出气。乃嘘一声、卓拄杖而起。
又曰、道吾打鼓、四大部州同参。拄杖横也、挑挂干坤大地。盂覆也、盖却恒沙世界。且问、汝辈向何处、安身立命。若也知之、北俱卢州粥饭。若也不知、长连床上粥饭。
后住石霜、当解夏谓众曰。昨日作婴孩、今朝年巳老。
未明叁八九、难踏古皇道。手铄黄河干、脚踢须弥倒。
浮生梦幻身、人命久难保。天堂并地狱、皆由心所造。
南山北岭松、北岭南山草。一雨润无边、根苗壮枯槁。
五湖参学人、但问虚空讨。死脱夏天衫、生着冬月袄。
分明无事人、特地生烦恼。喝一喝。时真点胸者。
为善侍者折难、自金銮还。公呵曰、解夏未一月、乃巳至此。
破坏丛林、有何忙事。真曰、大事未透脱故耳。
公曰、汝以何为佛法要切。真曰、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
公诟曰、面皱齿豁、犹作此见解。真不敢仰视曰、愿为决之。
公曰、汝问我答。真理前语而问之。
公曰、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真遂契悟、住南岳福严。
以大法授南禅师、语在南传。僧问、临济两堂首座。一日相见、同时喝。临济闻之升座曰。大众要会临济宾主句。问取堂中二禅客、此意如何。公作偈曰。啐啄之机箭柱锋。
瞥然宾主当时分。宗师悯物明缁素。北地黄河彻底浑。又问、赵州勘婆子、师意如何。公亦作偈曰。
赵州勘破婆子、叶落便合知秋。天下几多禅客、五湖四海悠悠。
明日升座曰。一喝分宾主、照用一时行。要会中意、日午打叁更。遂一喝云、且道是宾是主。还有分得者麽。
若也分得、朝行叁千暮行八百。若也未能、老僧失利。移住兴化、康定戊寅、李都尉遣使邀公曰。
海内法友、唯师与杨大年耳。大年弃我而先。仆年来顿觉衰落。
忍死以一见公。仍以书抵潭帅敦遣之。公恻然、与侍者舟而东下。舟中作偈曰。长江行不尽、帝里到何时。既得凉风便、休将橹掉施。道过琅琊。觉禅师出迎、大喜曰。
有众之累、不得躬造。受曲折而惠然。辱而临之、天赐我也。公为逗留、夜语及并汾旧游。觉曰、近有一老衲至。
问其离何所、曰杨州。问船来陆来、曰船来。
问船在何处、曰岸下。问、不涉程途一句如何道。其僧恚曰、杜撰长老、如麻似粟。遣人追不及、云是举道者。
顷在汾州时尚少。举陆沈众中、不及识之。
公笑曰、举见处能自了。而汝堕负、何以为人。觉屏息汗下。
公为作牧童歌。其略曰、回首看、平田阔。四方放去休拦遏。
一切无物任意游。要收只把索头拨。小牛儿、顺毛捋。恐上高坡四蹄脱。日巳高、休草。捏定鼻头无少老。
一时牵向中眠。和泥看渠东西倒。觉默得其游戏叁昧。
至京师、与李公会月余。而李公果殁。临终一圆相。
又作偈献公。偈曰、世界无依、山河匪碍。
大海微尘、须弥纳芥。拈起头、解下腰带。若觅死生、问取皮袋。
公曰、如何是本来佛性。李公曰、今日热如昨日。
随声便问、公临行一句作麽生。公曰、本来无碍、随处任方圆。
李公曰、晚来困倦、更不答话。公曰、无佛处作佛。
李公於是泊然而逝。仁宗皇帝尤留神空宗。
闻李公之化、与圆问答、加叹久之。公哭之恸、临圹而别之。
有诏赐官舟。南归中途、谓侍者曰。我忽得风痹疾。
视之口吻巳斜。侍者以足顿地曰。
当奈何平生呵佛骂祖、今乃尔。公曰、无忧为汝正之。以手整之、如故、曰。
而今而后、不钝置汝。遂以明年至兴化。正月初五日、沐浴辞众、跏趺而逝。阅世叁十有四。坐夏叁十有二。
李公之子、铭志其行於兴化。而藏全身於石霜。
公平生以事事无碍行心。凡圣所不能测。
室中宴坐、横刀水盆之上、旁置草鞋。使来参扣者下语、无有契其机者。
又作示徒偈曰。黑黑黑、道道道、明明明、得得得。
又冬日僧堂。作此字二二儿。其下注云。若人识得、不离四威仪中。有首座者、见之谓曰。和尚今日放参。慈明闻而笑之云。
赞曰、有际天之云涛。乃可容吞舟之鱼。有九万里之风。乃可负乖天之翼。叁世如来之法印重任也。
岂寻常之材、可荷檐乎。余观慈明、以英伟绝人之姿。
行不缠凡圣之事。谈笑而起临济于将仆。叱吒而死黄龙之偷心。视其施为、不见辙迹、未叁世而死为绳墨。谚曰、字经叁写乌焉成马。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禅林僧窦传卷第二十一。

典籍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词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29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