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这网 » 专利频道 » 发明资讯 » 正文

被逼出来的发明家

废物利用 - 科技小发明 - 小制作 - 手工制作

  “人都是被逼出来的,我这个发明家是被贼逼出来的。”
  44岁的郭喜明精瘦干练言语不多,话题扯到他的发明上时,他马上来了精神,嘴角上翘,话匣打开——
  一定要去现场了解群众需求
  我是社区民警,小区里有人丢车了,我能不急嘛?有一次,通澄花园小区一名外来女工仅有的一辆电动车被偷了,在派出所哭了一上午。我看不得这样的场面,心里十分愧疚。
  她天天跑过来问案子破了没有,我心里十分不安。案子没破之前,老百姓难免有怨言,我很理解,不怪他们。外来工有的一个月才拿千把块,偷了一辆电动车,就等于白干两个月,而且没了车,上班也不方便,还不敢再买第二辆。群众的这种不安全感还会传染,一家被偷了,旁边的几家都觉得不安全。
  案子破了,对群众是有了交代,但他们最终要的是少发案、最好不发案。如何做到少发案不发案?那就得亡羊补牢,干我们这一行都知道,“防范”比“打击”更重要,我就一心想在“防”字上做点文章。
  我决定到现场去看一看,看看小偷凭什么本事把放在车库里电动车偷走的。调查发现,这个小区外来人员占大半,近八成的电动车、自行车、摩托车被偷是在家里有人时发生的,时间大多在晚上,有的人家装了报警器也没用。
  我又走访几家居民,他们普遍反映,家在楼上,车库在底下,夜里小偷撬门,根本听不见。有的人家报警器响了,分不清是谁家的在响,时间长了不但扰民,更是听而不闻。
  能不能发明一种既便宜又好用的报警器呢?我问自己。我以前在空军部队是搞航空仪电维修的,有点基础,我下决心用自己的智慧和小贼斗一斗。
  不断改进直至群众满意
  我觉得,跟老百姓打交道一定要实在,要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同。我决心要设计出一种报警器,居民在自己家里,就能掌握车库的动静,而且还要不扰民,成本低,这样才能推广。
  开始动手做了,发现问题一个一个接踵而至,因为要始终站在群众的角度来思考报警器的可行性:电源从哪里来?用直流电,会不会漏电?用电池,换得太勤,老百姓会嫌麻烦。另一个难题是,小偷也不笨,他万一在进门之前剪断了电线,这样的报警器不就形同虚设了吗?
  我想起了警匪片里面经常有的定时炸弹排爆情节。你看电影中的炸弹连着4根线,两根控制线,两根是保护线,只有剪断控制线,炸弹才不会炸。我反其道而行之,报警器一头连着车库门,一头连着居民家,连接线内有4根细线,都接报警器,小偷根本不知道哪两根是控制线,不敢冒这个险。
  这个报警器还有一个特点,音量可调节,自家人取车时可以先关上,离开时再打开。我做好这个报警器后,算了一下,成本才50元左右。这就是后来获得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的抗破解车库防盗报警器的雏形。
  报警器的第一位试用者就是那位被盗女工张梅香。我说我现在有办法让你

专利交易 发明合作 商标交易

本周热门

本月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