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10年间,中国化妆品行业得到迅猛飞速的发展,然而这种增长方式的背后是粗放经营和无序的竞争为特点的行业市场状况。一家商场所售卖的产品五花八门,既有超市产品,也有专柜产品;既有高档产品,也有低档产品;甚至超市产品、美容产品也在专柜销售。随着中国加入WTO和近几年中国经济的“井喷”,这种零售格局将逐渐被专业化标准化为主导的连锁运作模式所取代。高档商场中的“店中店”“专卖店”成为高端专柜品牌的鏖战焦点;超市逐渐演变成为大众化妆品销售的主渠道;专营店整合丰富的产品线以其专业化的经营模式蓬勃发展;药店则找到药房化妆品这一新的增长点;美容院在经历蜕变成长之后逐渐规范;以网上购物、电视购物等其他销售模式异军突起。我们认为2008化妆品市场有以下几个较为明显的特征。
首先百货板块里将会进一步的渠道下沉。据统计显示,百货店专柜销售模式一度已经占据化妆品市场近70%的份额。但是,犹如一座矿藏其可开采空间日益缩小,市场空间日益缩小,市场成熟但增长乏力,成为现实的窘境。伴随着零售百货也在二三线城市的大发展,中高端品牌不约而同的向二级、三级市场乃至农村进军。然而由于中国市场区域经济相差过大,城乡消费能力也相差过大,农村市场对中高端的品牌的认知度较低,这些品牌在进入农村市场时,所采取的策略和产品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相应健全的品牌渠道与之匹配,可能带来的反到是成本的上升和利润的下滑。
其次专营店市场将面临整合,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增加。据统计,国内市场至今共有十万余家大大小小的日化专营店。国际品牌牢牢占据一线城市,国内品牌只能以二、三级市场为主,但都保持着持续快速增长,往四级市场快速渗透,这几年的日化专营店增长率在30%左右。化妆品专营店已经渐渐成为了化妆品消费的主流终端,在这几年悄然洗牌的国内化妆品终端市